第五百章 滿門富貴(第2/4頁)

張安世:“……”

他一時分不清楊士奇是在給他解圍,還是吃了熊心豹子膽,竟要以臣噬主。

領著楊士奇回到了郡王府,自然少不得要和楊士奇促膝長談,關於新洲的事,張安世當然希望盡力了解。

畢竟這新洲,未來可是張家子孫的基業呢!

而楊士奇,自也明白張安世的心思,用著最大的耐心,一五一十地將新洲的情況相告。

楊士奇在向朱棣的奏報之中,其實關於新洲的情況比較籠統,可和張安世所談的,又是另一個情況。

現在的新洲,已初具規模。而到了這個時候,卻恰恰是一個瓶頸,說白了,還是需要人力。

想要人力,只能將主意打到了大明這兒。

楊士奇此番來此,就是為了這個,他打算針對大明,展開一次營銷。

而要營銷,就需要各種手段了。無論怎麽說,反正政通人和、富足安樂之類的玩意,都得用起來。

不只如此,除此之外,就是大力發展造船的問題。

新洲遠在天下一處角落,並非處於要害的位置。這就使得,對楊士奇而言,除了傳統的挖礦和畜牧以及農耕之外,新洲必須得有一個真正拿得出手的產業,才可使新洲成為大明朝貢體系之中,最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新洲的長史府,經過許多次的討論,再加上多次傳書與張安世溝通之後,最終楊士奇選擇了造船業。

造船的好處就在於,它可不是一個的產業,要建造一艘大船,既需大量的機械制造,也需大量的帆布,木材,鋼鐵,可以帶動許多的作坊,在這造船業周圍,最終衍生出一個巨大的產業。

可是……要與大明競爭造船業,談何容易!若是沒有一點東西,是萬萬不可能的。

而新洲最大的好處就在於,這一大片大陸,幾乎沒有人類開發,意味著巨大多數的資源,都極為豐富。

因而新洲的林業,也是首屈一指,雖及不上西洋,卻也有足夠的木材,建造大船。

除此之外,就是張安世鼓勵新洲造船業,往鋼鐵方面去嘗試了,即制造鐵甲船。

因為鐵甲船最需的乃是煤和鐵。而這兩樣資源,卻是新洲最豐富的資源。現如今已有了蒸汽機,讓新洲拼命砸下銀子,制造鐵甲艦,未必沒有可能。

一旦可以建造,那麽廉價的煤鐵,就可轉化成造船業,且足以成為天下造船業的明珠。

當然,要造出這樣的船來,自然是十分不易的。即便是現在,新洲的造船,也只是在嘗試,用鋼鐵的皮包著木船,再加一個小型的蒸汽機,頗有一些不倫不類。

且造價十分高昂,在成本沒有辦法壓下來之前,顯然不可能有民船或者商船會選用這樣的艦船。

那麽要繼續這樣的建造,唯一的辦法,就是新洲水師了。

水師每年撥下巨款,就是為了讓各大船塢,繼續深入鐵甲艦的設計和建造。

等這鐵甲艦日漸成熟,那麽這造船,將成為新洲的支柱。

且又因為極廉價的煤鐵,也就意味著,即便是將來,鐵甲艦的技術和工藝普及,新洲的鐵甲艦至少在成本上也能獲得巨大的優勢。

於是楊士奇對張安世道:“殿下,此番下臣來此,是為了招募更多的匠人,這鐵甲艦所需的匠人實在太多,尤其是鐵匠和造船匠以及機械匠的缺口,至少在三萬上下,現在雖然新洲那邊,已經建立了水師學堂以及船政學堂,可依舊是杯水車薪,如今,只好來這大明招攬了。”

張安世道:“新洲雖是廣袤,可實際上,還是一個小藩國,想要獨樹一幟,唯有遵照長史府定下的國策來辦不可,既然有了這個打算,那就要全力以赴,無論采用任何的辦法,使什麽樣的手段,付出什麽樣的代價!”

“因而,這個人力的缺口,要補上,銀子,新洲的財稅若是不足,那就郡王府這邊來付!一年二十兩銀子招募不到人,那就三十兩,三十兩招募不到,那就五十兩,五十兩招募不到……那就一百兩,只要是人,財帛就能動他的心,不怕要花銀子,也不要記小帳,要算就算大帳,咱們不是做買賣,是治理一個藩國,那就得有長遠的目光。所以……你放手幹就是了。”

楊士奇微微一笑道:“其實臣也有此意,就等殿下這句話。”

張安世道:“哈哈,是嗎?”

楊士奇認真起來:“方才陛下希望臣入閣,可臣拒絕了,並非是說,這入閣成為大學士,並非臣的意思,可臣的拒絕,依舊還是發自肺腑。”

張安世不由愕然道:“這是何故?”

楊士奇道:“因為在大明朝。即便入閣,所要面對的,依舊還是重重的掣肘,總有人想要捆綁臣的手腳。可在新洲,殿下與臣的心意相通,凡事殿下都能鼎力支持,而臣只需破釜沉舟即可,此等從無到有,使一個地方能夠大治,方才不枉大丈夫之志,足以慰藉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