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脫胎換骨(第3/4頁)

於此同時,見識了大明軍力之後,即便是粗野如他們,也知曉靠打劫大明是取死之道!因而,年年入貢,並且乖乖地許諾保護漢商出關的商道。

自然,現在諸部雖失去了打劫的營生,可現如今,卻也慢慢地開始有了新的營生。

大漠雖大,可畢竟是不毛之地,利用皮毛和牛馬與大明交易,只能養家糊口。

於是,他們索性重金購置大量關內的商貨,而後取道大漠、西域,販售至更遠的地方。

他們本就習慣於遷徙,而大漠和西域苦寒,一般的漢商,其實難以忍受,而他們作為二手販子,賺取到中間的差價,居然慢慢的開始有聲有色起來。

此番三部的首領親自來覲見,就有擴大貿易的考量。

起初是韃靼汗率先奏請進京的,可很快走漏了消息,於是朵顏和瓦剌部也連忙趕來了。

他們害怕韃靼汗搶先訂立了什麽契約,在買辦的過程之中,獲取到什麽優勢。

朱棣親自召見,張安世和群臣自然也在其中。

三個大汗行過了大禮,口呼至聖皇帝萬歲。

朱棣淡定地端坐著,只淡淡地朝他們頷首。

朱棣乃是燕王出身,無論是瓦剌部,還是韃靼部,亦或是朵顏部,都是他的老熟人。

對於這些鳥人的習性,他再了解不過了。

於是說了一些冠冕堂皇的話,又下旨意,過幾日設宴款待。

三大汗來了精神,這朵顏部大汗便叩首道:“下臣有舞者,可以以舞者為陛下助興。”

朱棣對草原中的歌舞,沒有絲毫的興趣,沉吟片刻道:“朕聞諸部有擅博克,此習俗,迄今不衰,不妨以博克來助興吧。”

三汗面面相覷。

這所謂的博克,其實就是摔跤。

他們都源自蒙古,蒙古人西征時,博克就已盛行,甚至成為了部族大會之中最緊要的娛戲。

到了元朝之後,他們更是將此發揚光大,《元史·二紀》就有記載:“班朝諸司,聽皇太子各置一人。以拱衛直都指揮使馬謀沙角抵屬勝,遙授平章正事。”

也即是說,在那個時候,若是摔跤取勝之人,可直接授予屁平章正事這樣的高官的。

除此之外,為了有效地管理,元代初期還設立了專門管理搏克運動的官方管理機構——勇校署。

朱棣顯然對這種打打殺殺的事,更有興致。

而讓三部摔跤來娛樂,顯然也很有觀賞性。

三汗聽罷,哪裏敢不從?便紛紛道:“遵旨。”

朱棣豪爽地道:“誰若是拔得了頭籌,朕賜金帶鼓勵,賜金十萬。”

三汗的眼睛一下子開始有了一丁點的變化。

說到了金,他們可就有話說了。

打發走了三汗,朱棣已經興致頗濃。

他笑吟吟地留下張安世,對張安世道:“張卿,你瞧,太祖高皇帝若是知曉草原的部族,為朕博克助興,他在天有靈,必大為寬慰。”

張安世道:“是啊,太祖高皇帝心心念念,一再說過,大明的敵人,永在北方,要子孫們永遠牢記,此時何曾想到,陛下輕易平了草原。”

朱棣大笑了兩聲,隨即頷首道:“這博克之娛戲,你來布置!務要穩妥,百官都要參加,還有勛臣子弟都來看看,再請一些百姓,好教他們曉得,我大明也尚武成風。”

張安世應下:“是,臣遵旨。”

朱棣道:“好了,你去忙吧。”

“臣告退。”張安世行禮,乖乖地走了。

朱棣看著張安世離開的背影,落座,卻是嘆了口氣。

一旁伺候的亦失哈,關切地道:“陛下,何故嘆息?”

“朕想到了太子。”朱棣道。

亦失哈道:“陛下既然想到了太子,為何不詢問蕪湖郡王殿下……”

朱棣便道:“從前詢問的時候,朕見他面有慚色,顯然……張卿有其隱衷。朕就索性不問了,反正這三五月之期,也差不多到了。”

亦失哈道:“蕪湖郡王殿下若知陛下有此免他為難的苦心,不知該有多感激涕零呢!”

“他感激個鳥。”朱棣罵了一句,便沒繼續說下去。

亦失哈呵呵一笑,不以為意,他習慣了。

……

竹哨突然吹響。

緊接著,整個模範營的所有人紛紛全副武裝,火速趕往校場集結。

這等突然的集合,要嘛是緊急的操練,要嘛就是臨時出現了什麽事故。

所以幾乎所有的校尉,心裏都帶著疑問。

集結完畢。

所有人列隊之後,朱勇便大呼道:“奉上諭,明日於羽林左衛設宴邀瓦剌、韃靼諸部酋長飲宴,模範營負責近衛,所以現在出發,今夜便於於羽林左衛駐紮,明日負責衛戍事宜,各營、諸隊,都各行其是即好,等抵達左衛大營之後,再行調度,現在……給你們兩炷香,收拾行裝,預備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