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脫胎換骨(第2/4頁)

如今他幾乎已經不必再讓同隊之人受罰了。

而且他的長處也開始顯現。

譬如模範營裏的文課,他便比其他人的好得多,無論是讀書寫字,還是算數,還有更復雜的代數和函數,竟都遠超其他的校尉。

丘松這個時候,竟一改蠻橫的樣子,居然開始打起了朱高熾的主意。

用丘松的話來說,這鳥人真他娘的是個算數天才啊!

不過丘松話沒說滿,便被張(車元)白著臉捂住了嘴巴:“你不會說話,就少說兩句吧。”

丘松想將朱高熾調撥去炮營去。

在丘松的心目中,模範營只有炮營,才算真正的精銳,其他的都差一點。

而炮營可不是和從前的炮兵一樣,放他娘的一炮這樣簡單。

這是這個時代最有技術含量的兵種,而且對算學的要求很高,每一個炮兵營的人,都需有數學的專長。

畢竟火炮的威力,那是匠人們的事,可是炮彈落在哪裏,卻是炮手們的事了。

如何確保著彈點,這便涉及到數學的問題了。

當然,朱高熾對於這樣的邀請,沒有絲毫的興趣。

雖說已習慣了這裏的生活,可他沒有忘記,他真正的身份不是兵卒,他是當今太子,可不打算一輩子打炮。

除此之外,朱高熾還有一個優勢,竟來源於老朱家的基因。

從朱元璋,到此後朱元璋的諸多兒子,都有一個特長,那便是身材魁梧,天生就是做將軍的材料。

因而,無論是朱棣,還是寧王朱權,亦或者其他諸王,再到第三代的漢王朱高煦,趙王朱高燧,大抵都是如此。

畢竟他們出身起,便有足夠的肉食來補充自己的體力,打小發育就迥異於常人。

而現在模範營招募的校尉,雖然已算是精挑細選,可普通人的子弟,先天的條件就在這裏!

哪怕入營之中,得到了優待,每日都有肉食充沛體力,大量的操練打熬自己的身體,可與朱家人這樣先天便攝入大量營養的人相比,總不免還有一些不足。

論起發育,朱高熾是絕對優於所有人的,他之所以最終和自己的叔伯兄弟們有所不同,只是因為……他肥胖而已。

而如今,這滿身的肥肉,在日夜的操練之下,轉化成了膘肉,此時的他,從弱不禁風,竟一下子好像成了一堵墻一般。

誰也預想不到,這個曾經走幾步路都要氣喘籲籲,日常生活處處需要人在側伺候的太子殿下,如今若是遇到武操,與人搏鬥,空手之下,竟是能尋常人近不得身。

朱高熾對於自己的這種改變,其實也是暈乎乎的,這種身體的變化,在兩個月之後,漸漸開始變得越加明顯了。

自然,隨之而來的,還有極良好的作息。營中的作息十分固定,和在東宮時隨心所欲全然不同,以至於每日睡的很足,使他煥然一新。

其實連他自己,都開始覺得這個人不像自己。

就好像……整個人脫胎換骨了一般。

只是……為何會有這樣的功效呢?

要知道當初,他年輕時,不是沒有在燕山衛裏待過,於是他開始細細地分辨燕山衛與模範營的實質分別。

馬課也是朱高熾最有興致的。

因為這也是他的特長,朱棣愛馬,所以為了討這個父皇的歡喜,朱高熾對騎術了如指掌,可以說,他早早就是騎術的理論家了。

當然,從前只是理論,畢竟因為身體條件有限,每一次翻身上馬,都是一次挑戰,就算上了馬,那也已是氣喘籲籲,疲倦不堪了。

可如今,身體大好,雖還是膘壯,卻是明顯的靈巧得多了,不多久,在他深厚的馬匹知識和騎術理論之下,這騎課以至於隊官都只能乖乖在旁聽課,只有朱高熾滔滔不絕,講著各種騎馬的要領。

軍營中三月,外間好似過了三年一般。

不過營中的事務實在太多,每日雷打不停的操勞和學習,幾乎讓一個個精壯的青年都透不過氣來,根本無暇外間的事,這兒好像鬧市中的寺廟,一旦深入其中,就好像忘記了凡間的事。

張安世這邊,總算是將海政部構建了起來,上至尚書、侍郎,下至主事、郎中,都已就位,而後,便開始和其他的部堂一樣,開始運轉。

這海政部,下設水師都督府,海貿司,海關,清吏司,海路巡檢司,海事局等等機構,張安世這個尚書,並不經常去辦公,幾乎是左侍郎楊溥負責。

張安世其實也算是清閑了下來,無論是海政,還是新政,如今都已有人為他代勞,他要做的,不過是做一些決策而已。

到了初冬,鴻臚寺那邊忙碌起來,卻是大漠之中,韃靼、瓦剌、朵顏三部首領入見。

草原諸部的臣服,早已開始,畢竟遭受了大明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