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狹路相逢(第3/5頁)

哈兒兀歹卻是道:“或許他們還有其他的埋伏和奇兵,漢人狡詐,不可輕信他們。”

阿魯台則是繃著臉道:“若當真三百人該怎麽辦?我們即便將他們殺了個幹凈,怕也勝之不武。倒不如,我們選一百勇士來,對付他們三百人。”

“不可。”哈兒兀歹毫不猶豫地搖頭道:“若如此,只怕要引來這皇帝的不喜!他們一定不只三百人,我們不可小看了,還是精選三千勇士為好。若是他們當真如此目空一切,大不了,將他們統統誅殺幹凈便是!到時……他們也無話可說。”

阿魯台張了張嘴,似想要反對,可最終道:“也只好如此了。”

京城之中,流言四起。

聽聞對陣的事,又知在金山不遠,不少人興致盎然,甚至還有人說,在某處山丘上,有讓尋常百姓親去觀摩的位置,這坊間更是沸騰。

說什麽的都有。

不過大臣們卻多是搖頭苦笑。

這是要幹什麽?現在可是太平時節,非要打打殺殺,鬧得滿城風雨,朝廷當文治天下,而非是這般耀武揚威。

在各種流言之中。

十二月初七,天色陰沉,天空紛紛揚揚地飄著雪絮,這顯然不是一個好天氣,整個京城內外,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寒風肆虐著,令人猶如刺骨,直到上午的時候,這雪絮終是停了,竟是放出太陽來。

只是此時,這天地之中,多是積雪,猶如落入了一個冰封的世界。

此時,模範營裏頭,呼喝著口令,一隊隊的人馬,蜂擁而出。

人們看到模範營出現,立即想到,那傳說中的實戰操演竟是真的。

雖冷得恨,可朱棣今兒還是起了個大早。

他的心裏其實頗有幾分忐忑,也不知最後的成效如何。對於模範營,他是十分認可的,可是畢竟面對的對手,卻也不容小覷。

他一次次詢問亦失哈,模範營的情況。

亦失哈則不厭其煩地告訴朱棣,此時模範營已移至金山去了,只等陛下的大駕。

朱棣也沒有猶豫,召諸王和百官陪駕。

早在幾日之前,便有禁衛在金山的演練場處,尋了一處制高點,營造了看台,附近也有大量禁衛,早已在此駐紮。

百官們見這天冷,卻還要陪駕往金山,自然怨聲載道。

而諸王則各懷心思,周王最近戴了眼鏡,只恨不得到處轉悠,更恨不得飽覽天下的河川。

朱楨就顯得專業了,他和年輕的藩王們講述這韃靼人的戰法,還有兀良哈部的特長,與他的藩地之中,那些作亂的當地土人們比較。

藩王們對於韃靼部現在的實力,沒有清晰的印象,可是對兀良哈部的戰鬥力印象頗深。

因為這兀良哈部曾是勁旅,在靖難之中,立下無數汗馬功勞。

“模範營……人人都說只有三百人,我看未必,威國公那個小子鬼得很呢!他說三百,說不定就是三萬。他埋伏了大量的軍馬,一定就在那邊的山谷之中。此等事,沒有人比本王更懂了。”

他神氣活現,說得繪聲繪色,諸王聽了,紛紛點頭稱是。

等到了高台上,諸王見駕。

朱棣只朝他們頷首,而後吩咐道:“給他們一人一個望遠鏡,記著,不許私藏,用完之後,就取回來。”

另一邊,楊榮和胡廣幾人,卻是露出憂心忡忡之色。

他們是反對這樣幹的,於是詢問金忠:“金部堂,你對此有何看法?”

“老夫看不懂……”金忠回答得很灑脫,作為兵部尚書,他確實也算是理所應當。

“待會兒,會不會有損傷?”胡廣臉上透著擔憂之色,皺眉道:“殺的性情起,可就不是演練了。”

金忠很是直接了當地道:“胡公,這個你不必擔心,他們待會兒肯定都是奔著殺人去的。”

好吧!這下確實不用擔心了!

此時,張安世已至大營。

他們所駐的營地,距離對方的營地,大致有七八裏的距離。

附近有一處林地,對面則是一處山谷,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的丘陵,當然,也有一馬平川的原野。

這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地形,為了安全起見,住在此處的百姓,都暫時被遷出了。

於是,這兒還有一處暫時荒廢的小集市。

張安世拿著望遠鏡,看著遠處的動靜,他作為指揮官,處在一個山丘上,居高臨下,瞭望對方的營地,隱隱約約,見大量的人馬在布置。

朱勇騎馬上了山丘,大呼道:“大哥,已準備妥當了。”

張安世點頭道:“熱氣球預備好了沒有?”

朱勇道:“七艘熱氣球已經加注好了燃料,炸彈也已裝配完畢,隨時可以升空。”

經過許多次改良之後,現在的熱氣球,已經不再是當初出現時那樣的原始了,再加上望遠鏡的應用,使得它們無論是變換方位,還是確定目標,都得到了極大的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