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名震天下(第3/5頁)

這才有無數人,寒窗苦讀,就為了改變自己的出身。

至於那些教習……如今竟一夜之間,有了官身,只怕是他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的。

有了這個身份,也意味著他們在學裏,有了老師的身份,即便是在學堂之外,也可揚眉吐氣了。

解縉沒有回應,表現得就像是聽岔了一般。

這當然是因為解縉的心裏極不情願。

可實際上,解縉耍了一個滑頭,他故意表現出來的沉默,其實就是在等,等有膽子的人,跳出來進行反對。

總算,還有人不負他的所望……

“陛下……”有人大叫一聲。

此時,吳興遭受打擊,已是淚流滿面,他悲愴地道:“陛下啊,不可啊……歷朝歷代,沒有將雜學……奉為正學的道理啊……”

他是實在沒有忍住。

在掐準了午時破莊子的時候,吳興的臉色便已不對了,而現在……陛下竟開了這個金口。

這還了得?

這當真是刨根了啊。

朱棣看著吳興,頓了頓,才一臉狐疑地道:“此人是誰?”

吳興:“……”

這吳興好歹也是禦史出身,臉皮還是很厚的,他剛想要擲地有聲地回答。

張安世卻已道;“陛下,此人乃是張興。”

“張興?”朱棣露出古怪之色,皺眉道:“張興又是何人?”

張安世瞬間明白了什麽,於是忙道:“對呀,臣也糊塗,這張興是何人呢?”

“陛下……臣乃……”吳興急了,聽到張字,他一口老血差點要噴出來。

這不啻是朱棣和張安世一起聯手刨了他的祖墳。

張安世卻立即道:“陛下,臣思來想去,好像朝中,真沒有這麽一個人,不過倒是有一個安鄉伯,也叫張興。”

“這呢,這呢……”

就在此時,勛臣之中,有人鉆了出來,卻就是那位正兒八經的安鄉伯張興。

這個張興,從前乃是燕山左衛指揮僉事,因為靖難,立了功勞,封了一個伯爵。

不過在功臣之中,他排位很低,朱棣也不太看得上他。

現在突然提及到了自己,能讓自己在陛下面前露一臉,張興哪裏還猶豫:“陛下,當初燕山衛的張興在此。”

朱棣嫌棄地看了張興一眼,眼神裏大抵是,你來湊什麽熱鬧!

張興討了個沒趣。

朱棣道:“此張興,非彼張興,張卿家……既然他非安鄉伯,那麽此人是誰?”

張安世道:“沒聽說過,也不知他怎的混進來的。”

這一下子,把亦失哈嚇傻了,立即拜下道:“奴婢萬死,布置不周,萬死。”

朱棣沒看亦失哈,而是道:“既是閑雜人等,此人就不該在朕的身邊,更遑論在此大發議論了。”

吳興本就覺得這張興二字,已是對他最大的侮辱。

可哪裏想到,朱棣和張安世可謂是壞事做盡。

他忍著難受,連忙辯解道:“臣乃都察院……”

朱棣卻是一下子拉黑了臉,厲聲道:“都察院,何來叫張興之人,朕只知一個吳興。”

“臣就是……”

朱棣隨即就道:“冒認朝廷命官,可是死罪。解縉……”

解縉戰戰兢兢的,道:“臣在。”

朱棣沉著臉道:“朕來問你,百官名錄中,可有叫張興之人?”

解縉還能怎麽說,也只能道:“陛下,只有吳興……”

朱棣便道:“既沒有張興,此人卻自稱自己乃是都察院的人,冒認朝廷命官,這是何罪?”

此言一出,文臣們寒心了。

可細細一想,還真是如此,吳興成了張興,那麽……吏部的百官名錄裏,就沒有這個張興了,按照禮法的規定,你得先證明自己這張興乃是吳興。

可實際上呢,先要證明自己是吳興,表面上很簡單,實際的情況卻滿不是這麽一回事,別人指認的不算,就算你拿你家族譜出來,實則卻是沒有任何效力的。

你得有黃冊,得有保人,得有諸多文牘。

可吳興此前根本沒有任何準備,哪裏找這麽多文牘來?

朱棣厲聲大喝:“來人,將這張興給朕拖出去,朕念他愚蠢,不予追究。可若是下次,還敢冒認我大明臣子,定殺不饒。”

吳興聽罷,有些繃不住,他錯愕地看著朱棣。

而後,便用祈求的目光看向解縉等人。

解縉立即將目光錯開。

大家誇獎你的勇氣,是因為你說出了大家不敢說的話。

可是……為啥大家不敢說呢?

既然大家當初不敢說。

那麽肯定有他的緣由。

比如……怕死。

總不可能,當初他們認慫,現在卻突然為了你,不要命了吧。

何況這事兒還真不好說,誰要你自己說要叫張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