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羅地網(第3/5頁)

在這方面上,朱高煦顯然沒有這方面的意識,他對儒學很排斥。

而楊士奇則不同,他自知文教才是未來穩定整個安南的重要力量,因此廣設學堂,宣揚四書五經,並且下達所有貴族、官吏的子侄,都需入學堂讀書,並且設立了一個較為初級的考試,只有考試合規之人,貴族才可繼承爵位,地主才可繼承家業。

當然,題目並不難,都是最粗淺的考試罷了,只需能讀寫常用字,默寫下幾首漢唐詩詞。

張安世看過楊士奇的書信之後,大為贊賞,忙是叫人去請李希顏來。

李希顏之前口裏總是念叨自己是將死之人,行將就木之類的話。

可最近的精神越來越好,在圖書館裏可謂是如魚得水,偶爾在圖書館裏講講學,或是寫寫文章,精神飽滿,大有向天再借五百年之感。

二人見了禮。

李希顏先是擔憂地道:“聽聞宮中出了變故,是真的嗎?”

張安世嘆息道:“哎,別提啦,師弟一提,我便傷心。”

李希顏便也嘆息:“既是大內有變故,為何不召大臣入大內呢……”

張安世道:“大內的事……罷了,還是不說了,我傷心得很。”

李希顏搖頭,他認為朱棣八成是不成了,不管如何,他和朱棣還是有師生之情的,心裏多少有點難過。

一番唏噓之後,張安世便直入正題,道:“師弟啊,我思來想去……總是在想,孔聖人弟子三千,才有今日儒家的盛況,我張安世作為大儒,不,作為孔聖人門下走狗,對於興盛儒門,光大門楣的事,十分上心!”

“我心裏愁啊,這文教了天下數千年,可天下的儒生,雖有增長,可終究教化天下的事,還是踟躕不前,若是孔聖人在天有靈,知道咱們後世的弟子們如此不成器,現在一定痛哭流涕,棺材都想掀了。”

李希顏詫異得說不出話。

只見張安世接著道:“宣揚禮教,我輩義不容辭,所以……我才來找師弟商量,我有一個計劃,要不……請李先生寫一些文章,還有以後在圖書館講學時,不如講一講……讓這儒生們,志在四方,為光大儒門,請讀書人……能有鴻鵠之志。”

“就說安南吧,安南那邊的許多土人就不知教化,這孔聖人的東西這麽寶貴,咱們不能暴殄天物啊,所以安南打算大肆宣揚文教!不只如此,還給予儒生們獎勵,只要肯去,無論是開設學堂的,還是去遊歷的,都提供衣食,師弟,你先寫一篇文章,談一談這個事,到時我將這文章,刊載在邸報上。”

李希顏對此倒是有興趣,儒家的本質是什麽?就是教育!

這是深入骨髓的,之所以儒家數千年來基礎無法動搖,就是他有一整套的教育體系,並且對於教化天下的事,十分熱心。

於是李希顏露出了幾分微笑道:“這是好事,老夫來寫,過幾日請師兄過目,除此之外,老夫在圖書館,倒也有不少弟子,老夫可以倡議他們去安南,無論是遊歷也好,還是在那地方紮根講學也罷,總之……能去一個是一個。”

張安世贊賞地看著李希顏,點頭道:“師弟不愧和我一樣,都是孔聖人最忠誠的弟子,不像某些人,讀聖人書,只為求官和考功名,這樣的人,還敢奢談自己是聖人門下!我看……這些人狗都不如。我們一定要對這些假讀書人口誅筆伐,決不能讓這些卑鄙小人們得逞。”

……

大同。

一封書信,火速送入了代王府。

代王朱桂,孔武有力,如今正在壯年,他和朱棣的喜好差不多,也愛弓馬和騎射。

因此在代王府,有專門的跑馬場。

今兒騎著愛馬在王府裏的跑馬場走了一圈,朱桂便駐馬,而後便有宦官在馬下跪地,弓起身子來。

朱桂踩著宦官的背下了馬。

一旁的代王府佐官們一個個喜滋滋地迎上去道:“殿下好騎術,這等騎術,真是世間少有。”

又有人道:“太祖高皇帝也是弓馬嫻熟,殿下方才躍馬,竟有高祖氣象。”

朱桂接過了宦官遞來的巾帕,擦了額上的汗,開懷大笑道:“本王哪裏比得上皇考,爾等不要妄言。”

“太祖皇帝之下,便是殿下了。”

朱桂不無得意地道:“嗯……眾兄弟之中,本王的騎術最好。”

“相比於騎術,殿下行軍布陣,治理民政之事,也非常人所及。”

朱桂笑道:“哈哈……尚可,尚可……”

“殿下如此謙虛,下官……嗚……嗚嗚……下官能得遇殿下如此明主,此生無憾也。”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個個精神抖擻,只恨不得將朱桂比喻為堯舜一般。

朱桂虎目顧盼,卻也有些飄飄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