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第2/2頁)

之前她什麽都自己幹,把自己累得要死要活的,主要是擔心別人學會了來搶她的生意。

可是林辰歆告訴她,要是老擔心這個,那一輩子都不要想做大了,再說了,這又不是什麽天大的秘方,她們做得出來,別人遲早也能做出來的。

有競爭對手不要緊,最重要的是自家的品質和口味都有保證,並且不斷推陳出新,生意就不愁做不下去。

鄧大姐一開始還有點放不開。

但不管她怎麽小心,省城裏還是一下子冒出了好幾家相同類型的蛋糕店,有些賣得比她家還便宜。

那段時間生意確實也一下子差了許多,客人們都跑到別家店去嘗鮮了。

那些日子鄧大姐那叫一個著急上火啊,嘴上都長燎泡了。

可是沒過多久,客人慢慢又都回來了,她好奇地打聽了一下,客人們都說,別家店的東西沒有她家的好吃,要不就是太甜太膩了,要不就是不夠松軟,硬邦邦的口感粗糙。

還有一家價錢特別便宜的,被人發現用劣質的原材料,雞蛋都變質了還加進去,有孩子吃了他們家的東西拉肚子都上醫院了,誰還敢再去買他家的東西吃啊!

鄧大姐這才終於相信,林辰歆說的果然沒錯,只要保證了口味和品質,就不愁客人不來。

所以她慢慢地也就放開了,把主要的生產工作都交給了別人,自己主要抓產品品質,還有研究新品種,保證每個月都有新口味推出。

人輕松了,生意反而越來越好,蒸蒸日上,錢掙得多了,花錢也舍得起來,吃、穿,甚至打扮都舍得給自己花錢了。

現在的鄧大姐,哪裏還有當初鄉下土大姐的模樣,走到哪裏別人不誇一句有氣質啊!

“這米粉好啊!”鄧大姐聽完林辰歆說的做法,拍著手掌說,“簡單,方便,又有營養,孩子還愛吃。”

“回頭我們要是弄點出來,包裝好了在店裏賣,準能賣得出去。”

現在跟以前不一樣了,家家戶戶都只能生一個孩子,特別是城裏的孩子,寶貝似的養著,給孩子買東西特別舍得花錢。

掙孩子的錢可是最好掙的。

鄧大姐成長了,如今說起生意經來,也頭頭是道了。

不再需要林辰歆去鼓勵她做什麽,她邁的步子比林辰歆還要大。

林辰歆提醒她:“給孩子吃的東西,再怎麽小心都不為過,如果真要賣的話,包裝方面一定要做好,不能就這麽散裝賣出去,不然出了問題不好界定責任。”

“還有,我們現在做著自己吃的,都放不久,時間長了容易壞掉,所以在保質期方面,還得下點功夫,這些我也不太懂,最好可以找個專業人士咨詢一下。”

鄧大姐滿心佩服:“你們有文化的人就是不一樣,想得比我周全多了,行,反正咱這事也不著急,回頭我慢慢琢磨一下,要是行的話,咱再賣。“

林辰歆笑起來:“那我又沾你的光了。”

鄧大姐如今都快成了她源源不斷的錢袋子了,每個月光是蛋糕店那邊分紅的錢,都比她跟沈焰兩個人的工資加起來還高了。

鄧大姐留在林辰歆家,做米粉就做了兩天,看著那一盤盤切細烘幹的蔬菜粒,林辰歆又冒出一個念頭,她饞方便面了。

方便面這種東西,就是你明知道沒有什麽營養,吃多了對身體不好,但長時間不吃,就是會惦記著的食物。

沒辦法,它就是香啊!

其實現在也有方便面,不過比後世的簡單多了,塑料袋包裝,裏面就只有一塊面餅和一小包調料包。

也只有一種口味,比起後世的百花齊放來差遠了。

說幹就幹。

“大姐,咱們來做方便面吧!”

鄧大姐不懂:“啥叫方便面?”

“做出來你就知道了。”

各種蔬菜、胡蘿蔔、玉米、香蔥,全都切成小丁,焯水後平鋪在烤盤裏,入烤爐裏烘幹。

牛肉不是每天都能買得到的,只有逢五逢八逢十的趕集日才能買到,正好逢集,林辰歆買了一大塊牛肉,切成拇指那麽大的肉粒,用各種調料腌了,同樣烤熟烘幹。

然後就是熬醬料,各種五香大料用牛油熬了,加入大蔥辣椒熬出香味,過濾掉殘渣,熬好的牛油倒進一格一格的模具裏,讓它冷卻凝固。

接著是粉包,什麽鹽啊、五香粉啊、十三香、白糖、香蔥粉、生姜粉之類的,全都混合在一起,分成小包小包的。

最後才是做面,鄧大姐自己擀的手工面條,用筷子壓出波紋的形狀,放進一個圓形的盤子裏定型,然後蒸熟,再油炸。

那叫一個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