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一章 說一不二(第2/2頁)

只可惜回籠覺的感覺沒找回來,李世民就來了,同行的還有中軍的軍司馬,靈州的軍司馬、以及民部的一位郎中。

大唐此次可以說是發大財了,並且這個大財還都不是浮財。

像是牛羊馬匹駱駝等一類的牲畜,是可以直接化為大唐的國力的。

像是突厥一些身上背著漢人性命的俘虜,也是可以直接充作奴隸。

還有從突厥解救出的數十萬漢人,不僅可以充實大唐的人口,還可以增加各地的勞動力。

各種功勞像是教坊司裏的那些美人一樣,拼命的沖著民部招手。

民部尚書又不是蠢貨,怎麽可能錯過這個撈功勞的機會。

所以他在奏請了三省,得到了三省批準以後,一口氣派出了民部近四成的官員,趕來了唐突邊陲。

其中一部分官員去負責安置從突厥解救出來,並且願意重新回到中原,以耕作為生的百姓了。

還有一部分跑去了各個囤房點,去核查那些牲畜的數量,以及俘虜們的數量了。

還有一部分趕到了五軍大營,守在了大營內堆放繳獲的地方,跟軍司馬一起盤點和收納著各種浮財方面的繳獲。

所以李世民帶著軍司馬和民部的郎中一起出現在了帳篷內,李元吉一點兒也不奇怪。

也就是如今蕭瑀有隱退的架勢,六部尚書中除了刑部的史萬寶年事已高,已經沒有再擔當大任的精力了,剩下的都在角逐三宰的位置。

不然的話,能來這裏的可能就不僅僅是一位郎中了,很有可能會是侍郎,甚至是尚書本人。

畢竟,中軍中有兩尊大神,一尊剛剛立下了潑天大功,以後注定要位極人臣的李靖,以及一尊在大唐剛剛建國的時候就為大唐立下了潑天大功,已經進入位極人臣的後備隊伍的李世勣,民部的郎中、侍郎可鎮不住。

這兩位要是貪瀆起了繳獲,又或者私底下給有功的將士們分潤戰利品,民部的郎中或者侍郎根本不敢攔,事後甚至都不好如實上奏,說不定還得給這兩位擦屁股。

所以,如果不是被宰相的位置迷了眼的話,民部尚書本人有很大的幾率會出現在這裏。

“元吉,我們的人和民部的人已經點算過了營裏的浮財,也跟營中軍司馬的錢冊核對過了,出入不大。”

李世民進了帳篷,也沒有含糊,直接開門見山的說。

對於李世民突然關心起了營中的繳獲,李元吉並沒有感覺到意外。

因為不出意外的話,這些浮財回頭都會用到對吐谷渾、對西突厥、對吐蕃的戰事上,而這三場戰事在李世民所寫的策略中占據著相當大的比重。

所以不容有失。

所以李世民才會如此在意營中的繳獲。

因為現在營中的每一份繳獲,以後都有可能成為射向吐谷渾人、突厥人、吐蕃人的利箭,亦或者砍向他們的長刀。

而多一支箭矢、多一柄長刀,就多一分取勝的希望。

所以不得不重視。

“出入不大,也就是有出入咯?”

李元吉調侃似的問。

中軍的軍司馬一臉的苦笑,靈州的軍司馬低下頭看向了腳下已經被踩的泛光的土地,民部郎中欲言又止。

李世民則翻了個白眼道:“銅鐵上的出入根本沒辦法計較,能計較的出入就是金器上的,而這些金器都是你拿走的,中軍的軍司馬今早雖然已經銷賬了,可靈州和民部的復冊還沒有銷賬,所以才出現了出入。

怎麽,你要因此事問責嗎?”

李世民口中所說的銅鐵沒辦法計較,是因為銅器鐵器還好,可銅錢或者鐵錢的話,在搬運的過程中,肯定會出現疏漏,搬運的將士們也有可能順一些。

朝廷也好,他們也好,都不好為這種事情大動幹戈,去興師問罪。

畢竟,比起分潤出去的戰利品,以及將校們在分潤戰利品過程中多吃多占的,將士們拿的那點根本就不算什麽。

用九牛一毛來形容那都是在侮辱牛。

連一毛都算不上,所以沒必要去計較。

李元吉聽到這話,絲毫不臉紅,反而看向靈州軍司馬和民部郎中淡淡的道:“如此說來,是你們的差事辦的不到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