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八章 護犢子的楊妙言(第2/3頁)

以大欺小也就算了,還欺負到了一個低兩輩,並且什麽也不懂的稚子身上。

姐姐要是不打上門討一個公道,就枉為人母。

所以姐姐火氣才大了一些。”

李元吉將信將疑的道:“是這樣的嗎?”

他怎麽覺得楊妙言還有點借題發揮的意思。

不然幹嘛大半夜的動用儀仗去找楊義成?!

有道是妻憑夫貴。

楊妙言如今的儀仗可不少,他這個雍王爺有多少儀仗,楊妙言就有多少。

區別就在於他多是劍班、金瓜、斧鉞等武仗,而楊妙言多是屏扇、節牌等文帳。

所以楊妙言的儀仗隊數量相當龐大,動起來就是上千人。

上千人的儀仗隊出宮,那就得開宮門。

是開正式的宮門,而不是那種在城墻邊上,或者門洞子上開的小門。

雖說以楊妙言的身份走不了中門,也就是承天門,但也能走偏門,比如長樂門。

一旦宮門一開,儀仗一出,那通往楊義成所居的坊市的所有坊門都要打開。

坊正,以及坊內的大小命婦都要恭迎。

也就是今晚是上元節,免除了宵禁,加上又是深夜,不用在乎路幹不幹凈。

不然各坊的坊正、坊丁還得灑掃,還得挨家挨戶的去通知。

所以楊妙言如果僅僅是去找楊義成討一個公道的話,完全沒必要這麽興師動眾。

畢竟,挺折騰人的,容易被人埋怨。

王阮看出了李元吉的心思,笑著道:“姐姐自然也有點借題發揮的意思,絮兒她們年紀還小,雖然已經能懂是非了,但還不會明辨是非。

以前沒人對絮兒她們出手,所以姐姐可以不在意。

如今有人不顧顏面,以大欺小,欺負絮兒她們無知。

那姐姐自然要狠狠的打回去。

不然的話,別人還以為我們好欺負呢,以後這種事還會有第二次,第三次……”

王阮話說到此處,李元吉已經明白了楊妙言要做什麽了。

楊妙言這是要借題發揮、借機立威,讓所有人都認識到,不該伸的爪子不要亂伸,讓其他人絕了欺負李絮幾個孩子的心思。

這叫打的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只要這一拳打的夠重、夠狠、夠痛,以後就再也沒人敢拿李絮幾個孩子做文章了。

只不過此舉,對楊妙言的名聲不利。

畢竟,慈母嚴父是這個時代絕大多數人共同認可的看法,大唐已經有他這位嚴父了,楊妙言就應該往慈母的方向上努力。

歷朝歷代的帝後,絕大多數也是這樣的。

皇帝追求君臨天下、口含天憲、興雲布雨,皇後就追求母儀天下、賢良淑德、春風化雨。

可沒有人希望在擁有一個嚴父的同時,還有一個嚴母。

那樣的話,大家都會活的很累。

所以楊妙言如此彪悍,且蠻不講理的做法,必然會惹人非議。

“你差人去一趟我三姊府上,讓她也擺明了儀仗去一趟表姨母府上吧。”

李元吉感慨著說。

楊妙言這個做母親的都已經沖鋒了,他這個做父親的自然不能拉跨。

只不過女人們之間的爭鬥,他不好參與,所以就只能派人去請李秀寧出面了。

“最好讓三姊趕在王妃的前面……”

李元吉略微思量了一下,又補充了一句。

如果是李秀寧先擺開的儀仗去的楊義成府上,那麽楊妙言再擺開儀仗過去,就沒那麽容易惹人非議了。

畢竟,李秀寧這個嫁出去的女兒都開始擺譜了,那楊妙言這個嫁進來的媳婦也不能輸。

至於兩個人去楊義成府上幹什麽,估計就沒有多少百姓願意關注了。

反正,比起楊妙言去找楊義成興師問罪,欺負孤寡,大姑子和弟媳婦相爭更具趣味性,更值得人關注。

尤其是這一對大姑子和弟媳婦的身份還不凡,就更能引得一眾吃瓜群眾狠狠的撲上去吃瓜了。

王阮聽到這話,笑的更燦爛了,語氣略帶調侃的道:“你還真是心疼姐姐……”

李元吉白了王阮一眼。

女人啊,你的名字叫嫉妒。

“我也心疼你,今晚就由你侍寢吧。”

王阮愣了一下。

李元吉又補充了一句,“你一個人!”

王阮嚇的花容失色,落荒而逃,她一個人可扛不住。

隨著王阮派人去給李秀寧傳信,李秀寧擺開了儀仗先一步到了楊義成府上以後,楊妙言再擺開了儀仗過去,果然沒有那麽紮眼了。

至少民間的輿論沒有倒向楊妙言不仁,去欺負孤寡的一方。

楊妙言在李秀寧的支援下,狠狠的聲斥了楊義成一番。

如果說楊妙言不姓楊,即便是貴為王妃,也不好這麽幹。

可楊妙言偏偏就姓楊,跟楊義成還是親戚,所以楊妙言即便是仗勢欺人了,也能對外說一聲,這是家事,旁人管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