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六章 拔一毛而利諸公(第2/2頁)

如今江水以北已經沒有戰事了,各地流亡的百姓也已經逐漸的返鄉,各地的農桑也在逐漸的恢復。

一些地方農桑上的產出,已經高出了武德元年數倍了,足可見江水以北的百姓已經恢復生機了。

可江水以南不同。

江水以南至今還有打著前隋旗號在水澤上作亂的水匪,也有打著前隋旗號在山林裏聚眾嘯義的草頭王。

當地的百姓除了要忍受當地惡劣的氣候以外,還要防著這些水匪和草頭王侵害,根本沒辦法恢復生機。

所以我們必須派遣大軍清剿當地的水匪和草頭王,引導當地的百姓重新回歸到農桑當中。

唯有讓當地的百姓跟北方的百姓一樣,在各自的鄉裏站穩腳跟,我大唐才算是徹底的擁有了江水以南。

所以我必須得劃撥出足夠的錢糧給他們,讓他們盡快的站穩腳跟,我還得為他們另謀一份生計,讓他們不再借著漁網,看豬婆龍的臉色吃飯。”

李綱聽完這番話,一下子陷入了沉默,無力再反駁了。

如果說李元吉只是拿要在嶽州推廣水稻的事情說事的話,那他有無數的理由可以辯駁。

可是李元吉一下子將問題上升到了安定半壁江山的高度,那他就無力反駁了。

因為相比起安定半壁江山,些許錢糧上的投入就顯得太微不足道了。

裴矩見李綱敗下陣來,緩緩的站起身道:“那不知道國庫和揚州糧倉的錢糧,在支應了這兩件事以後,還有沒有剩余?”

裴矩也不好在推廣水稻的問題上多說什麽,就選擇了另辟蹊徑,直接問還有沒有剩下的錢糧。

李元吉的回答當然是……搖搖頭。

沒有了。

即便是還有一大半的盈余,也必須說沒有了。

因為還有推廣杏廬的事情要做。

而且,讓任瑰在江水以南尋覓適合種植水稻,推廣水稻的地方,也不是局限在嶽州一地。

任瑰後面如果發現了其他適合種植水稻的地方,還得投入。

發現的多了,投入就大了。

雖說任瑰如今只是發現了一處,可李元吉卻清楚,江水以南,還沒有徹底開發出來的,能種植水稻、推廣水稻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

全部被發現,並且一起開發的,可能需要數十年之功才能徹底開發出來。

所以這是一個長期的工程。

只要任瑰能在嶽州做出成績,讓朝野上下的官員看到種植水稻,推廣水稻的好處。

那這一項工程就可以列進朝廷的每一次五年計劃當中,持續不斷的投入下去。

不過,現在說這些還為時過早,一切都得等任瑰做出了成績以後再說。

裴矩見李元吉搖頭,窘迫的道:“真的一點也不剩了嗎?”

看不慣這個老倌裝可憐。

而且李綱和裴矩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不吐點血,實在是有些說不過去。

李元吉略作沉吟之後,感嘆道:“國庫和揚州糧倉是沒有了,不過棣州的糧倉還有一些盈余,不多,也就是三十萬石左右。

你們要是想調用的話,給民部傳令,再由民部出具文書,由漕運上的船隊幫你們運輸。”

如今,隨著各個世家豪門的加入,漕運和海運上的船只數量暴漲了一倍不止。

據說,洛陽、揚州兩地已經廢棄的造船坊也已經重新立起來了,已經開始晝夜不歇的開始營造各種船只了,聽說洛陽造船坊的訂單已經排到三年後了。

有這些世家豪門的船只幫朝廷運糧,朝廷的一部分船只也可以退出商業體系,發揮出它真正的用途了。

比如說幫朝廷轉運糧草、維護漕運和海運上的安全等等,才是官船真正的用途。

裴矩聽到這話,臉上的神情一下子松弛下來了,還多了一絲笑意。

李綱等人的臉色也好看了不少。

國庫和糧倉有重大的進項,李元吉一毛不拔是一回事,拔一毛交給他們又是另外一回事。

如果李元吉一毛不拔的話,那就是信不過他們,也不給他們面子。

他們這個官就做的沒意思了。

也不值得再為李氏殫精竭慮了。

李元吉拔了,而且還是在已經對國庫和糧倉裏的錢糧做出了安排的情況下拔了,那就是信得過他們,也給足了他們面子。

有人發現這件事以後,問起他們,他們也有話說,不至於被人問的以袖掩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