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我又不是你爹……(第2/2頁)

李世民最擅長飛白,也會寫梅花小篆。

所以用梅花小篆寫成的書,他也能看懂。

據說李建成也會寫梅花小篆,寫的還極好。

李秀寧更是能寫出一筆不輸給任何書法大家的梅花小篆。

這麽一比的話。

李元吉突然覺得前身有可能是竇氏撿來的孩子。

不然的話,根本沒辦法解釋前身為何跟李建成、李世民、李秀寧長得不一樣。

也沒辦法解釋前身為何跟李建成、李世民、李秀寧的智商差距這麽大。

更沒辦法解釋前身為何跟李建成、李世民、李秀寧的學識差距這麽大。

依照李元吉對前身過往的了解,在教導子女上,竇氏雖然更偏向李建成、李世民、李秀寧,可也沒虧待過前身。

前身即便是沒學到李建成、李世民、李秀寧那麽優秀的地步,也不會太差。

但事實上,前身不僅沒學到李建成、李世民、李秀寧那麽優秀的地步,反而跟他們差了十萬八千裏。

兩者之間的差距就像是大學生跟初中生似的。

這已經沒辦法用前身比較笨,又或者是基因返祖帶來的變化解釋了。

這肯定不是一個媽生的。

也唯有最原始的基因不一樣,才會在這種教育同等的情況下,出現這麽大的差距。

“元吉?”

“元吉?”

“……”

李元吉在李世民的一聲聲呼喚下回過神,回過神以後就看到李世民的目光中充滿了怪異。

不等李元吉搭話,李世民狐疑的瞅了瞅自身上下,“我的裝束沒什麽不對吧?”

李元吉尷尬的笑道:“沒,沒什麽不對,就是我突然發現,你手裏的那冊書與我有緣。”

李世民的嘴角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抽搐了一下,他揚起了手裏的書,沒好氣的道:“這是苻秦時期蘇惠的璇璣書,普天之下只此一冊,是我的珍藏,我不可能給你。”

苻秦是歷史上所說的前秦,因為皇帝皆出自於苻氏,又是氐族,所以唐人更喜歡稱其為苻秦。

而蘇惠是苻秦時期的大才女,跟大名鼎鼎的謝道韞是同一時期的人物。

其才華跟謝道韞孰高孰低沒人比較過,但其獨創的璇璣圖卻傳承了千年,被歷朝歷代的文豪們奉為經典的文字遊戲,以及一種展示才華的方式。

所謂的璇璣圖,就是回文詩。

就是用文字組成一個圖形,然後通過橫豎撇捺來組詩。

誰組出來的詩最多,誰就是勝者。

乍一聽似乎很簡單,可真要試試的話就會發現很難。

因為不僅要在諸多文字中找一條能連成一條線的詩,還得通順,還得有意境,其難度遠遠的超過了作一首詩。

也正是因為如此,這種遊戲不是誰都能玩的,必須有一定的文學功底,以及相當深的詩詞造詣才行。

李世民能捧著這種書看,顯然文學功底和詩詞造詣都過關。

當然了,他看這種書,也不一定是奔著璇璣圖去的,也有可能是奔著蘇惠去的。

畢竟,傳聞中蘇惠長得極美,又是一個大才女,十分符合李世民的擇偶標準。

李世民晚年的時候,十分寵愛一個叫徐惠的才女,可能根子就在這裏。

依照史書記載,李世民在人家很小的時候,聽說人家有才,就厚顏無恥的將人家納進宮裏,起步就給了個才人。

據說李世民納人家的時候,已經四十了,人家才十二。

可見李世民有多禽獸。

“二哥,只是一冊書而已,用不著這麽小氣吧?”

李元吉也不用李世民招呼,大大咧咧的走到李世民身前坐下,不鹹不淡的說。

李世民輕哼了一聲,繼續沒好氣的道:“你又看不懂,你要它做什麽?”

李元吉理直氣壯的道:“就是因為看不懂,所以我才想拿回去看看啊。我要是看得懂,我要它做什麽?”

李世民一瞬間被懟的不會了,張著嘴不知道該說什麽好了。

薛收在這個時候很識趣的插了一句嘴,“殿下,齊王殿下此次來找您,恐怕是有要事相商。”

李世民聽到這話,毫不猶豫的對李元吉道:“對,你有什麽要說的趕緊說,我一會兒還要去處理陜東道奏上來的文書呢。

去歲冬月的時候,陜東道有六縣遭了白災,結果報上來的只有四縣。

另外兩縣一直瞞著沒報,一直到災民出現到潼關的時候,才意識到瞞不住了,才報上來。

我必須盡快的妥善安置這些災民,懲處兩縣的縣令。”

李元吉愣了愣。

我又不是你爹……呸,我又不是李淵,你跟我說這麽清楚幹嘛?

搞的像是我能管得了陜東道的事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