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肉刑

魏帝看了眾人一眼, 心裏還算滿意,這才回到了座位上,慢條斯理道:“俗話說得好, 十分伶俐使七分,常留三分與兒孫, 若要十分都使盡, 遠在兒孫近在身。諸位都是有家的人,少不得要為家事多操些心。汪晟。”

汪晟:“奴婢在。”

魏帝道:“你是繡衣禦史,一個宦官養了那麽多幹兒子, 還在外面弄了個妾,你缺這些虛名?”

汪晟惶然, 低頭道:“臣這就去送家中侍妾回家,也讓小侍們把稱呼都改了。”

魏帝道:“好好的女孩子, 被這麽送回去,她還有立足之地?留下, 好好待她,心思多放在本職上就比什麽都強。既然認了幹兒子, 就要教導。韓任把你調教出來, 朕還有人可用,以後繡衣禦史誰人堪當掌印,你心裏也要替朕留意。”這就是最輕的敲打了。

汪晟松了一口氣, 低頭謝恩。

魏帝又看向了彭耽書,道:“你身為女子,立於朝中不易, 朕任你為九卿之一, 是注重你的才華而非注重你的家世。現在新法修訂的如何了?”

彭耽書低頭答:“回陛下,新法民律已定。刑律以及八議部分還需三公、宗王商討。”

魏帝略微沉吟, 而後道:“刑律,明王之制,名目眾多,量刑過重、過輕,皆是亂法之肇始。昔年漢文帝感太倉公女之言,而廢墨、劓、剕、宮等肉刑,班固著論宜復而未可,自此之後,諸家關於肉刑也是爭論不休。朕想在本朝將此議定下。不要拖到明年,這幾日便安排廷議吧。”

所謂肉刑是指傷害或去除身體某一部分的刑罰,墨刑刺字、劓刑去鼻、剕刑去足、宮刑閹割,其中剕刑又分兩種,即砍去左腳拇指的“刖左趾”和砍去右腳拇指的“刖右趾”之分。漢文帝時,少女緹縈為替父親淳於公贖罪,上書自求充為宮婢,又言“妾傷夫死者不可復生,刑者不可復屬,雖欲改過自新,其道無由也”。漢文帝為緹縈所觸動,不但釋放緹縈的父親,還以肉刑違背人性,一旦受刑,終生無法復原為由,將肉刑從刑法中去除。

其實在漢文帝以後,不僅班固曾主張恢復肉刑,曹操、王導等人都曾倡議過恢復肉刑,但是都因時局不允,無法促成。

本朝律法基本沿襲《泰始律》,自然也就沒有肉刑。彭耽書聞得魏帝要將此事正式付與廷議討論,想來也是有恢復肉刑之意,但是背後究竟有何意圖,仍是不知。不過她心中還是不免敲了一記警鐘,出列在應下後旋即退回原處,緘口不言。

魏帝點了點頭,又望向薛琬:“薛公。你家幾個兒子庸碌,資質平平,你的位置日後怕是兩個兒子都接不住。”

“臣教子不善,不能為國教養賢才。”薛琬的頭重重磕了下去。

“也就你的女兒讓你省心,看來你們薛家教女還是有方的。”魏帝正了正身子,道,“你胞弟也有個女兒,明日讓她去皇後宮裏侍疾吧。”

薛琬跪在地上,卻瞟了一眼王濟的衣擺,隨後才答了一聲:“是。”

最終,魏帝這才把頭轉向了王濟,只見王濟早已提前跪下聽訓。魏帝卻慢慢闔上了眼睛,在汪晟將那個匣子交給他的一霎那,許多事情他都明晰了。他的手在微微發抖,他知道他發現的已經太晚了。自從王叡提議分設六軍開始,他便走向了一條死路。

魏帝深深吸了一口氣,睜開雙眼,聲音似乎比先前要大一些:“王濟。”

“臣在。”王濟趴著答道。

“你有一個才華橫溢的兒子。”魏帝垂目望著他,“十八歲任中書令,二十四歲任司隸校尉,聽說河南的民變他派兵壓下了一部分,出將入相啊。朕現在只提醒一句,你的兒子雖然聰穎在你之上,但你還是父親。所謂君為臣綱,父為子綱,蹈亂綱常,必有禍殃。許多事情,你不要任之由之,對家族也是極有好處。”

王濟稍稍擡起頭道:“臣深受教誨,定當……”

“受不受教誨,你心裏清楚便罷。”魏帝不想再聽王濟的虛與委蛇,直截了當地打斷了他,殿中一片靜默。

最後還是李福打破了尷尬,只道:“陛下,該歇了。明日一早,太子和太子妃還要在昭陽殿向陛下朝拜呢。”

魏帝緩緩揉了揉眉心,點了點頭;“那此事諸公自行商議吧。”

此時王濟等人也順水推舟道:“陛下早些歇息,臣等告退。”

天色已晚,眾人退出殿外。此時夜深,寒風凜冽,王濟身為百官之首卻未曾駐足,擡步便向未央宮南的署衙走去。而陸振兩眼深深望著王濟的背影,先對彭耽書低聲道:“這兩天務必找一個機會,把消息告訴太子妃。”隨後也跟著走了過去。

新修建的未央宮高瓴飛檐,自宮南至各部署衙,橫跨一座白玉橋。夜晚月輪照水,波湧銀瀾,映的整座拱橋如玉龍攪海一般。高位的三公與實權的魁首腳步裏都較緊了勁兒,似乎誰也不肯停下,誰也不肯讓誰單走,兩人相距咫尺,終於在白玉橋的拱頂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