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彩筆

剛任中書令的魏鈺庭忽然收到尚書令王濟的設宴邀請, 一絲欣喜之外,更多的還是忐忑與疑惑。王氏府內宴席鋪張,燈火俱明, 連陪客也都是時下一流俊彥。王濟對於兒子找到這樣一個大肆清肅司州的契機而分外滿意,這個一心為國的中書令, 一心想進行土斷、澄明吏制的中書令, 簡直是一個完美的人選。

王濟親自在府前接迎,滿面微笑:“尚書、中書兩台雖獨立,但俱是為國, 魏中書之令譽,我也是早有仰慕之心。此次請魏令過府, 既是敘舊,也是為國綢繆。”

魏鈺庭出身寒門, 未曾想王濟竟如此禮遇自己,神色也松弛下來。但他腦中仍然警醒, 遂道:“某乃庸才,豈敢承尚書令如此厚愛。先前行台照拂, 在下也是十分感念, 國事上,在下也願追驥尚書令,公論明堂, 以盡駑馬之力。”

王濟笑指魏鈺庭,向眾人道:“爾等可瞧見何為剛正清流,中書令便是一人啊。中書令不必多疑, 今日宴請一事, 我也提前報與太子。君子之交,堂堂正正, 魏令放心入席吧。”

王濟知魏鈺庭不好歌舞,不好狎妓,今日特請京中才子吟詩作賦,園內盡設雅戲。王濟一邊陪魏鈺庭遊園,一邊道:“河南大亂,我也是聽說了。朝廷的政策要下到縣,既需要你我在中樞發力,也需要渤海王、子卿他們在地方經營。朝廷土斷之策,我說句私心話,哪個州會任你這個中書令開刀呢?司州積弊已久,如今有淫祀的事,依我看倒是可以試行此法,即便生亂也好一並清除。司州的籍冊,渤海王掌洛陽,管著一部分,子卿督三郡時也掌一部分。至於王安那裏,他是陳留王氏的人,話都好說。人口土地籍冊拿到,中書、尚書便可觀全局。這些籍冊想必今早魏令都看過了吧?”

地方方鎮以及豪族能夠向朝廷上交一份完整的土地、人口的籍賬,已是難以想象。門閥執政下,大部分改革其實都卡在了這一步。不過魏鈺庭對於王濟的主動配合,也是十分懷疑,遂道:“尚書令海內德望,只是弄到這些籍冊想必也破費功夫吧。司州乃是東都之所在,世家豪族林立,連在下都頭疼的很。尚書令揮手即招,在下真心想

請賜教一二。”

王濟朗聲一笑:“魏令這是懷疑我。也罷,此事說來我也有幾分私心。胞弟不在了,家父也年老,我們漢中王氏為國固守益州,經營數代,一直都盼著我大魏早日一統,克復神州。家父能了卻夙願,我家門也能因功光耀。但是如今連年征戰,內帑皆三朝恭儉之積,早已用盡,開源之政,勢在必行。土斷乃是一法,但選擇州郡,仍需慎重。”

“魏國幅員遼闊,西北有羌胡,幽州仍有匈奴屠各侵邊,西南是蜀國,正南是楚國。邊陲之重,實在不宜輕易施行新法,因此唯有雍、司、豫、兗四州可選。雍州頗近京畿,不宜動蕩;豫州兗州乃是中原糧倉,只宜緩動。只有司州耕地少,試行土斷容易,又有函谷、虎牢二關庇護,即便有動蕩也能極快鎮壓,因此司州是土斷的上上之選。”

“今日當著眾人的面,我也發個誓言。司州土斷成功之後,我漢中王氏必然追效,以為世族表率!魏令,你看如何?”

此時在場世族子弟都高呼叫好。其實今日相請世族,大多是冀州、荊州、關隴等地人家,土斷斷的不是自己家,王濟發誓也是拿益州發誓,因此自然樂得捧場。

魏鈺庭見這等陣仗,也有些發懵,似乎這位尚書令真的是為國分憂的忠臣、直臣。“尚書令誠然大公之論,可此事……也要從長計議。”

“哎。”王濟道,“這件事宜早不宜遲。今年局勢是什麽樣?世家的底子早就打空了一半,楚國也願意與我們聯姻。可是等過了今年,世家緩過了這口氣,一定極力反對此事。且楚國嫁女嫁的是渤海王,日後太子登寶,和楚國的關系也不一定就好。到時候荊州、江州、益州、揚州必要投放大量人力物力,朝廷還能有精力施行土斷嗎?得趁現在,得在楚國的人來之前辦,得在所有人圍著太子、公主的婚事時候辦。要知道,司州可不止有世族,還有一片裂土之封的封國啊。”

兩人正洽談時,此時已有門房來報:“護軍府已向全城下令,從今日起宵禁提前,各家宴飲不宜太晚。”

王濟當即皺眉道:“護軍府這是要幹什麽?”

門房道:“小人也是打聽才知道,昨夜渤海王途中墜馬,今日要入京,護軍府昨日便已出城戒備。”

王濟擔心道:“那世子呢?”

正說著,外面早有人報備入內,乃是跟隨王叡的宏兒,入內道:“主君,世子派我回家報信,渤海王傷勢嚴重,怕是不能遠行。世子要護送渤海王歸都,一個時辰後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