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階級

戰役每到一個階段, 都會有一批獎賞與分封。攻克金城在伐涼戰爭中可以說是一個階段性的標杆,雖然不足以賞以名爵,但是可以提職作為獎賞。這種提職性的獎勵在世族與軍閥領兵的年代, 甚至可以在開戰前提前與主將討價還價。

元澈如今為了控制涼州的人口與土地,先以基層地方官指給了寒門文員, 唯一一個高層郡守也是他趁大勝之威, 極盡全力安插在了鄧鈞的頭上。

對於其他人的獎賞,元澈打算先拖延一陣,等到北涼州穩固, 攻克武威之後,進行一次名爵上的賞賜。這麽做主要是給這些基層地方官紮根的時間, 並且在自己的軍威加持下,迅速成長壯大。畢竟官職意味著責任, 大部分寒門文吏只在江東對庶務有過幾年的接觸,但任職縣令, 還是稍微勉強了一點。

如果此時同時分封典農中郎將、校尉、都尉等地方屯田官,或是大農等財政中書官員, 那麽以世族在行台的影響力, 從而反噬地方,插手土地人口,會使剛剛搭建的寒門小班底一觸即潰。面對陸昭如此鋒利的側面攻擊, 元澈想,他甚至可以許以這些人之後略超規格的大封,但只要將職事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日久天長, 北涼州會成為朝廷最□□的後盾。

“如今行台所涉不過涼州一隅,為大農之要而增設僚屬倒是不必。”元澈微笑地看了看王濟, “尚書令本有度支之要,還要多擔些責任。”

這是元澈的一次頗為強硬的嘗試,如果今日他攜七萬軍隊,大勝之威,加錄尚書事與司農印,都無法在世族環伺的北涼爭取些許成果,那麽待日後行台歸都,只會受到更大的掣肘。但是在陸昭的話語中,他也看到了世族強大的阻力。如果世族只是要奪財政權,他還是守得住的,將一些細枝末節的工作交付尚書台,也只是損失少許權力。

這個回答已讓在場的許多世族大驚失色。陸昭的地位如今相當於皇權與世族們的一個緩沖地帶,如果陸昭出面為世族發聲,幾乎已經意味著世族這邊滋生出了極大的不滿。而如果對方直接駁斥了陸昭的訴求,那麽也相當於駁斥了世族集體的訴求。

而陸昭作為這個中間人,一面獲得了世族的人望與政治支持,另一面自然也要承受太子對世族的所有怒火。

站在前方的陸昭微微擡起頭,鋒利的目光有意無意地掃向了上座的元澈:“那麽殿下可要先行封功?”

元澈此時已感受到陸昭的針鋒手段。如果他此時不準備用職事來獎勵世家,那麽就必須以名爵的形式,用金錢、財貨、土地一次性劃棄。

但要做到這些,行台移至金城郡,有能力掌控的也只有金城郡和先前魏鈺庭曾插手過的天水郡,所以目前只能從這兩個地方調動錢糧。然而一旦為此,地方的儲備便會極其空虛,地方官無以為政,屆時還是要反過頭受世族遙控。

他可以推掉這次的封賞,但他也要承擔相應的代價。那就是世族在既不掌握職事,也沒有爵位的情況下,是不會向朝廷進行任何捐輸的。

場面正膠著時,王濟忽然出列,和手道:“殿下,臣以為時下亂事未定 ,冒然封功,未免稍顯倉促,不若等行台歸都,郊祀祭祖,到時候再大行封賞,方是正理。”

陸昭看了看身旁的王濟,目光中露出一絲噱意,這個老滑頭著實壞得很。王濟這樣說,相當於直接替元澈把封職封爵兩樣都給辭了,這個台階遞下去,元澈是不下都不行了。這樣做,看似是王濟幫了太子,但實質上是提前讓世族和太子進入了一個對峙的局面。元澈接下來必須要在糧食短缺爆發之前拿下武威,而後迅速讓行台歸都,封賞之後,世家也就有了捐輸的情面和體面。

但是要做到這些少說也要三個月,糧食問題極大可能在此時爆發出來,到時候以朝廷的能力根本無法抑制關隴地區與涼州的糧價。到那個時候,朝廷只怕還要以其他代價來換取世家的支持,除非朝廷為了剔除北涼州世家統治的局面而放棄一部分沒有存糧的百姓。一時之政與一世之政,在個體的層面很難講孰是孰非,政治的抉擇實在是有太多“怎麽選都是錯”。

只是王濟所說的借口實在是太過冠冕堂皇,有沒有這份大義之心陸昭不知道,但是她能確定的是,漢中王氏和自己一樣,手裏還握著大量的糧草。

王濟這一番操作,不僅要分得其中利潤,讓自己做了壞人,還要趁機削弱整個涼州的人口,這也是為日後伐蜀做一個布局。畢竟涼州人口削弱,兵源減少,那麽漢中王氏便會在未來伐蜀中拿下大頭。背後可能也是給陸家拒絕兩家聯姻,做一個小小的警告。

不過想要在她這裏占盡便宜,卻也不能夠,她手中也同樣握有大量的糧草作為籌碼。本來先前她諫言可以讓各家皆有所得,但既然漢中王氏要以百姓性命做一場豪賭,玩贏家通吃,那她也沒有什麽可客氣的,反向押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