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生民

民眾節節逼近, 不乏對宿衛拳腳相向,或用手中的農具攻擊。同時,這些維持警戒的宿衛在受傷流血之後, 也是極為恐慌,已有將領拔刀示威:“爾等再越雷池, 殺之無赦, 速速後退!”

民眾忽見白刃,更是驚懼不安,心中亦不乏赴死的悲戚, 將往日委屈,盡數道出:“戰亂連年, 我等饑饉一冬,上交糧草以資軍用, 就連太子也是受我等鄉民之惠,為何頻頻剝削, 還要刀劍相向!”

此言一落,眾人更加憤慨, 人流湧向前, 已近突破柵欄。此時,那些藏在亂民中的王門子弟也有些慌亂,一旦這些人失去控制引發人命, 那麽整件事情的定性便會完全不同。屆時各方都有足夠的理由,將為亂者絞殺。這種聚眾請願雖然要激起情緒,但若情緒過於失控, 反倒會被一力打壓而頓時消散, 挨不到達到訴求那一天。

“大家莫要沖動,我等乃是良民, 不能做為亂叛逆之事啊。”理智的聲音剛一響起,便如大海沉沙一般消失不見。此時最前方的人已繃不住沖擊的壓力,跌倒在地,還未來得及爬起便已被後面的人相繼踐踏。一時間,哀嚎聲,求救聲,以及失去理智盲目栽贓宿衛殺人的聲音,不絕於野。

輿論的野蠻生長,終於與憤怒的烏合之眾一並燃燒,化作熔巖,粉碎柵欄,開始沖擊最後一道城門。

王澤居於署衙內,聽聞城外忽然湧起一波喊叫聲聲,心中一沉,驀然從席中起身。開弓沒有回頭箭,攛掇鄉民鬧事的時候,他是打定主意要借由這些民眾向太子施壓。現下,韋鐘離已然前去和太子交涉。然而一旦難以控制住這些鄉民,情緒過低抑或過激,都不能達成訴求。退縮意味著息聲無果,而過激則意味著血腥鎮壓,同樣也意味著交涉的結束。

王澤本是行伍出身,與同族子弟走的不是一個路子,對於這些清流文人的做派多少有些看不慣。他披甲走出官署,在一眾同僚的陪同下,準備前往城門直接與太子挑明。讓漢中王氏族人出任中書令,並在尚書也安置兩名人選,時局已經至此,還有什麽好顧及的。若太子仍然強硬,那他也不惜動用城外守備力量與官署內安插的底細,直接控制略陽。

這些隴右世家就算想要有所援手,論出兵速度,可能還不及漢中來的快。況且略陽守城最易,他以兩千余人占領此地,說不定還能從東漢故事效仿先賢,一舉成名。

“王澤獠奴!”

王澤於街上疾行,卻不料迎頭便見劉莊攜劍洶洶而來。劉莊身後不乏仆從部曲,數量雖不過十幾人,但因劉豫新死,氣勢不弱。

王澤先是一怔,隨後便意識到劉莊要做什麽,忙不叠地後退了幾步。原本圍在他周圍的僚屬以及宿衛卻也忽然散開。跟隨王澤的人中雖有漢中死士,但也不乏家在天水郡的人。涉及到鄉土人情,這些人即便在王澤處得以見幸,卻仍害怕劉家事後報復,因此大多也都躲避開來。

王澤見勢不妙,命隨從死士向前攔住,卻仍不免節節敗退。劉莊且攻且追,王澤倉皇間只好逃至城墻上的一棟碉樓中,從內部堵上門,暫作喘息。碉樓可望城外,此時在城外待命的漢中軍隊趕來,見王澤有難,先令眾人射箭於城墻上,逼退劉莊。

“快取繩索,用弓箭射上來!”

王澤頗有急智,城下眾將也迅速領悟,軍中不乏善射且臂力驚人者,片刻之後便有一名壯士取了一把八石拓弓,箭縛繩索。待王澤等人後退至一安全距離後,一發射至碉樓的木柵板上。

略陽城墻雖高,但此時涉及性命,王澤也算能豁得出去,在幾人的護衛下,匆匆順著繩索下到城外。待喘息片刻之後,翻身上馬,正準備斂兵先行歸營,卻忽見前方已被持矛甲士重重圍堵住。

鄧鈞從陣列中走出,冷笑一聲:“王使君意欲何為啊?”

此時城門處忽然傳出了一聲淒厲的咆哮。

被這些民眾逼至城門的宿衛們因受到巨大的擠壓,已有人窒息而亡。城門凹陷,宿衛退至的地方是在城墻弓箭手的射程盲區,元澈和馮讓有心相救,卻也只能引弓射箭試圖逼退這些人。城門外的其余宿衛也無法忍受,不得不揮劍反抗。

“停止沖城,伏地不殺。”馮讓與眾將向城外的民眾發出最後的警告,然而仍有人繼續沖撞城門,其中不乏用鐵質農具對門栓加以破壞,可見警告並未起效。

“殿下,何故屠殺良民啊。”韋鐘離趕到時見到眼前的一幕,不由得震驚質問。

元澈看都沒有看他,直接向守軍下達命令:“射殺前排那些沖撞最厲害的。”箭雨應聲而落,守衛的弓箭手箭術極其精準,除卻最前排那些鼓噪激憤的暴民被射中肩腿,其余人暫時毫發無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