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蠶食

對於吃飯問題, 陸昭並不關心,僅僅跟隨元洸到達該去的地點,腦海中仍思索著信中每一句話可以挖掘的東西。為了增加陸昭在外逗留的時日, 元洸已經將許多非公文性質的信件轉移到了陸昭這邊,其中便不乏許多家書。

陸昭看著元洸在一旁興高采烈地布置菜肴, 一面讓人在自己所領的扈從, 把帳記在北軍中侯府的名下,心中頗有所動。如今賀祎之弟賀斌領北軍中侯一職,掌監屯騎校尉、越騎校尉、步兵校尉、長水校尉、射聲校尉所領北軍五營, 秩六百石。對於賀家這種關隴第一門第來講,這個官位可以說輕如鴻毛, 但是其權甚重,乃是京師之北——也就是保太後所居長樂宮附近, 常備禁衛軍的長官,所以賀家將自家的中堅力量安插於此, 以在關鍵時刻得以呼應。

雖然相比於衛尉楊寧等人所掌的宮禁不同,但北軍中侯對外可以對其他世族以及地方與中央的通信形成壁壘, 對內甚至可以震懾皇帝, 完全可以滿足賀氏權力網絡目前的需求。畢竟如果賀家連宮禁都能掌握,那也不必侍奉今上了。先找個小皇孫在保太後手底下養幾年玩玩,然後廢位改立新帝, 從而全面把控朝政,豈不是一步登天。

不過陸昭特別矚目的是北軍中侯可以開府,這意味著能夠自辟僚屬。權利網中正因為有這一環節, 才能使得各方魁首能夠將自己的嫡系深植其中。對於這些僚屬的背景要盡快掌握, 看看是否有任何可以利用的地方。畢竟如果不能瓦解這股力量,扳倒賀氏就不可能, 被刀架在脖子上的皇帝就第一個不同意。

不過好在如今北軍中侯的開府規模仍受品軼所限,不過區區四人而已,調查起來工作量並不大。

相比於北軍中侯,她的兄長所領的車騎將軍在這方面可謂豪奢。車騎將軍開府,府屬有長史、司馬各一人,從事中郎二人,掾屬二十九人,令史禦屬三十一人。將軍以本號領軍的,還各有部曲、校尉。當初陸昭之所以敢替兄長辭去萬戶封侯之位,就是看在車騎將軍可以開府這一樁好處上。

當然,魏帝也有他的打算,畢竟是有意直接遙控這股力量。而對於自己的兄長而言,麾下一同出生入死的弟兄也要加以安撫鞏固,其中不乏雜胡部曲以及涼州世家的子弟。魏帝之所以願意給出這樣一個龐大的編制,還是希望從體量上能吸納一部分未被關隴世族染指的力量,不可謂不老辣。

如今魏帝又扔給元洸一個長水校尉的兼職,劃在賀斌手下,既不會觸動保太後的利益,也能讓這個小兒子有所歷練,甚至掌握一股不小的力量。所以,陸昭至今都不敢低估這位在世家股掌中苟到現在的傀儡皇帝,能在自己最劣勢的時候,還能做出如此有力且有效的反擊,就足以彪炳宗廟。不過欣賞歸欣賞,魏帝以封忠肅縣主陷害她差點死在涼州,這筆舊賬陸昭還是記下了。

陸昭看著元洸花錢如流水的手筆,不免感慨這又是一樁上位者挪用公款的實例。不過世風如此,世家大族們靠著權力的壟斷來為自家牟利,元洸這種公款吃喝在許多地方豪族中都看不上眼。像富庶之地的太守,一筆賦稅搜搜刮刮,挑挑揀揀下來,光那些不大觸犯律法的收入,就已是巨萬。上層財富的累積哪有什麽勤勤懇懇,權力的壁壘才是最終法門。

只怕不久以後,自家兄長也不得不和王謐兩人同流合汙一番,在安定之地打造一個自家在北面的大本營。若不早早為此,就算不被其他世家吃掉,也要被擠兌死。

想至此處,陸昭忽然問元洸道:“據我所聞,賀氏原為涿郡世家?”

元洸聞言,還夾著佛手芽姜煨鴨子的筷子在空中一滯,皺了皺眉道:“太後確為涿郡人,只是當初太後被選為乳母後,賀家闔族喬遷才入雍州,經營兩代,竟成巨業。你怎麽忽然問起這個?”

陸昭道:“我方才瀏覽信件,其中便有一封扶風茂陵馬晃寄與京中好友萬捷的信。信中多言涼王之亂沖擊三輔,產業多遭侵奪之語。因其家道艱難,想入京拜訪舊交,謀求生計。”

“這與賀氏何幹?”元洸將鴨子夾入陸昭的碗碟中,一邊在桌上尋找可能合乎陸昭胃口的菜式。

陸昭淡漠地看了看鴨子,然後解釋道:“賀氏發跡不過兩代,又是僑門,竟能一躍成為雍州乃至關隴世家中的第一門第,掌握相權,想必除了才具之外,在財資獲取上也有自己的門路。”

自古錢權相易,像賀氏這種頂級世家,自然能夠窺得如何用錢財來換取最大的權力。且龐大的世族也同樣需要龐大的家業來維持,各個莊園產業必須要安插在關隴之地。倒不單單是為了節約運輸的成本,信息上與中央乃至於其他世家的交互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