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窺釁

發言者是隴西牛氏的牛儲, 實打實的武宗豪族。隴西民風彪悍,千溝萬壑,與外界溝通其實並不多, 因此世族大多囿於自身見識,並無太多文化底蘊。這句直白的問話出自隴西世族之口, 並沒有讓陸昭感到驚訝, 只是這個問題答得哪怕只有一點瑕疵,也會成為日後任何一方報復的伏筆。不過既然問題已提,也不能全然不回答。

比起底下的隴西世族, 杜太後更重視這個問題。這也是陸昭在公開場合下,能夠明確表態的一個機會。但陸昭也很清楚, 這一次明確的表態不僅會在涼州產生巨大的效應,亦會被傳到千裏之外的長安。

陸昭深思片刻, 終開口道:“若以涼王比今上,涼王當為漢高祖。高祖奮三尺之劍, 言從泗上,起於豐沛, 任用豪傑材雄, 不惜重土,豐沛封侯者二十人。觀其行事,龍行虎變, 率從風雲,似無可無不可。而今上當為光武,謙虛納下, 留心庶事, 有吐握之勞,有日昃之勤。觀其美, 如萍蹤鶴篆,落於形跡。”

杜太後與王韶蘊聞得此言,心中欣喜,沒想到陸昭竟能當面給出如此之高的評價。但是她們也清楚,將涼王比做漢高祖,未免太過於擡舉了些。至於上官弘,聽完此語不由得深思,總覺得此言虛虛實實,贊涼王如高祖如同未贊,貶今上不如高祖又似未貶。

陸昭最終說出的這番話,其實是給兩方聽的,一方是以杜太後、上官弘等為首的鐵杆派,另一方是以彭通為首的隴西派。而兩派由於立場不同,掌握的信息量不同,最終獲得的結論也不一樣。鐵杆派已是既得利益者,無法與隴西派共情,因此她這番話的深層目的,鐵杆派注定不會窺得。

鐵杆派聞此言,自當覺得涼王如高祖一般,縱橫捭闔,以武功得天下,而自己必當如蕭何、曹參等功封萬戶之侯,可以說是未來可期。而且涼王的作風有些和漢高祖還是頗為相像,因此這番贊譽雖然過高,但並未引起太多的不適。

然而這番話落在隴西派裏便有了另一番解讀。

彭通先前從陸昭言語裏獲得了陸歸親近今上的結論,因此對於陸昭這一次的表態挖掘得更深。陸昭這段話的意思是,涼王之美,普通人難以領略,如夢如幻,讓人摸不到,但就是美,我也不知道為什麽美。但今上之美是有形有聲的,看得見摸得著。究其深意,未必就是今上不如涼王,選擇今上,其實是更讓人覺得穩妥踏實。

而陸昭又提到了封侯之事,眾所周知,當年漢高祖所封幾乎全是豐沛出身的鐵杆派。這些出身豐縣、沛縣的老鄉,有著最先從龍的優勢,如同今日涼王手下的金城、天水等地的世族。但對於其他人,劉邦的分封大部分不值一提。而光武帝劉秀,不僅重用出身舂陵系的世族,北納冀幽,結好於耿氏,內撫關中,重用潁川馮異。即便是到了平定天下的後期,對西北涼州的世族和軍閥也都開出了極高的價碼,不乏位至三公者。

這不得不讓他這個隴西派思考。隴西派如今才加入時局,在地緣上,已經被天水、金城包圍,本身沒有太多的選擇能力。而沒有選擇能力便意味著即便涼王功成,自己也不過是陪襯附屬而已,終歸要屈於人下。

若是選擇魏國的皇帝,可能還會有不一樣的結局。他已經得到消息,魏帝給陸歸開出的價碼可是萬戶侯和車騎將軍之職。像他們這樣涉及到裂土之戰的,封侯是必加開國,不要說是千戶侯,就是封個縣伯縣男,那也是個大封,足夠遺惠子孫了。

此時彭通看向上首的陸昭,目光意味深長。不得不說陸昭今日這兩番話傳達了足矣扭轉隴西人心的表態,道明了足矣使隴西世族做出判斷的局面境況。而對於這個原本極難回答的政治命題,拋出了化境般的回應。如今杜太後等人只怕還認為她是可靠的自己人,有著這一層信任,這個小娘子今後在金城能把局面攪得多亂,只怕不是自己能夠想象的了。

宴席還在繼續,隴西各家在場面上雖然還能保持和大家其樂融融,但以彭通、牛儲為首的人已經開始籌劃何時、以什麽樣的方式來接觸魏帝的人了。此時牛儲有些喝高了,湊到了彭通身邊,遞給了他一盞酒,小聲道:“這小娘子馬屁拍的,嘛錯處抓不到,還他·娘·的千裏傳香。”

牛儲雖然讀書不多,但卻是個心思活絡的人,和彭通兩人一人唱白一人□□,也算把形勢摸了個大概。面對這位直腸子話糙理不糙的老連襟,彭通不禁噗嗤一笑道:“待晚上,去我府上喝。”

冬去春至,未央宮在一片春雨的洗刷之下,竟也變得十分溫潤可愛,流出或嫩綠、或宮粉的盈亮色彩。

劉炳領著王謐一路向禦苑走去。一路上王謐心中惴惴不安,卻又不乏欣喜之情。他雖一直居少保之位,但能入禁中面見皇帝的機會幾乎沒有。如今他因自身功業成就得以入禁中,當面奏對,還是頭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