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陪膳

如今非常之時, 皇帝行居大抵多在宣室,因此即便皇帝有言在椒房殿用膳在先,劉炳也早早吩咐了宣室殿這邊的膳房預備晚膳。因此諸多羹肴傳至宣室, 也不過片刻功夫。

只是南北飲食頗有不同,椒房殿所用膳食還是會顧及到皇後吳人的口味, 北人則多膻肉酪漿, 又因皇帝出自鮮卑血統,飲食更有不同。

先是一眾小侍傳了酥酪、奶茶,並數樣金銀碗箸置案。隨後是兩名膳房的人親自擡了一只雕花樟木的大食盒, 劉炳命兩個頗有腕力的小內宦將盒蓋移開,只見內用玉盤乘著一道蒸羊肉。

遊牧民族對於羊肉的烹法一向樸素。肥羊洗凈, 切大塊,用椒鹽通體擦遍, 再於篩內抖凈。取山核桃數枚,燙皮去苦, 敲成小碎顆粒,撒入羊肉中。先取新桑葉將羊肉包一層, 搥軟, 再用稻草包緊一紮,放入木甑,按壓緊實, 用蓋密封,蒸至熟透。食材炊材皆取自山野,羊肉用鹽佐之, 鮮美脫穎而出。

魏帝極愛這道菜, 又命劉炳將羊肉分與元洸、陸昭兩人。元洸雖謝過皇帝,卻並未離席, 皇帝也不做怪罪,可見父子親密無隙。陸昭明白自己身份,依舊禮做全套,離席叩謝。

魏帝笑道:“何須行此大禮,反倒不像一家人了。”

元洸之前一向少言,如今殿內並無太子等外人,反倒格外嘴碎。聽魏帝此言,不等陸昭回答,便停箸道:“待父皇廓清天下,四海一家,豈不是人人都不必行此大禮了?兒臣先替百姓謝父皇體恤了。”

此言一出,魏帝的笑容也變得格外和軟了,道:“猴嘴子吃了糖了,說得這般花甜蜜就。還不快去扶人家起來。”半了又補一句,“這道羊肉做得好,你給你妹妹多夾一些。”

陸昭聽了後脊一緊,看向對面的元洸。只見元洸輕快走來,含春帶笑,不,簡直是眉飛色舞,之後一只修長如玉竹的手遞到了自己的眼前。

元洸見陸昭鳳目微睜,兇光畢露,內心一凜,然而一想到自己是奉旨撩人,便格外理直氣壯了。

因在禦前,陸昭實在不便將元洸一腳踢開,於是右手虛扶了他的袍袖,迅捷起身,後退一步,施禮謝過。

元洸略笑笑,並不覺尷尬,轉身為陸昭去取羊肉,才夾了一片,忽然停手道:“父皇,羊肉雖好,只怕南人吃不慣。妹妹自幼食江南魚米,玉粒金波,如今飲酪食膻,吃多了怕克化不動。”

魏帝點頭道:“是了。你自幼質居吳國,最熟知你妹妹起居飲食。”

元洸聽罷,反倒笑道:“妹妹起居兒臣不敢知,卻知妹妹馬術絕佳,喜愛蒓湯。”

陸昭在一旁,雙目圓睜,狀極無辜。並非所有人都喜愛家鄉的每一樣食物,陸昭最不喜蒓菜。

魏帝不知為何今日興致頗高,即刻向一旁的劉炳道:“你去命膳房即刻做些來,若食材不足,可去皇後那裏取。”又吩咐道,“讓膳房不要放鹽,朕要試試這蒓湯之鮮。”

劉炳沒讀過什麽書,不知其中典故。一旁的元洸微微凝神,低頭稍思片刻,轉而微笑道:“千裏蒓羹,未下鹽豉,不過是先人逞口舌之快。兒臣在吳中多年,當地百姓食蒓羹,家家戶戶皆用鹽豉。三吳膏腴沃野,四季產稻,粟紅貫朽。余杭面湖背海,有鹽田千裏,取之不竭,不可謂不富饒。兒臣臨行前觀其東宮倉,儲新米百萬余斛,潔如珠光,鹽數萬石,堆如玉山。”

魏帝聽罷,撚須而笑:“皆雲吳地富厚,得之可養天下,聽你見聞,可知此言不虛。只是如今方牧已易,州尊不再,倒使民生凋敝了。”

陸昭忽然警醒,面色雖淡然,但所說一字一句,極為斟酌:“家父雖曾為陛下守牧一方,但苦鹽梟之患久矣。吳地鹽田雖多,官鹽卻少,世家大族各有私田,但徭役適度,互市有規,這也尚可。但鹽梟盤踞瀕海,繞海煮鹽,劫掠葦塘,藏匿流民,還時時強占吏戶,竭人力以用之。其草菅人命以至巨富,圈占土地得以自肥,更使田地無人耕種,常年荒蕪。如此,吳地錢糧多損於賊手,而官府日漸衰微。至於五皇子所見,不過是家父集三吳所有可調錢糧於東宮倉,遣使北上,以表臣心。”

魏帝微微鎖眉思忖:吳地鹽之巨利,可比田地耕作來的多,蘇瀛怎只言糧稅之苦。許久,方嘆道:“南線一向吃緊,想來大都督經營艱難,亦無剿滅鹽梟之良策。”

此時,元洸已將羊肉取好,放置陸昭面前,眉目微垂,嘴角似含笑意。他凝視陸昭良久之後,方才轉身回到自己席位。

膏爐沉香暖軟,綺席玉帳浮光,端坐於上的魏帝偶然窺見這一幕。恍惚間,他似乎可以透過這一雙身影追溯前塵,一樣的素手雲鬢,一樣的目若繁星,一樣的玉貌芳華。他看了半日,目中盡是眷然,亦有一絲天倫篤睦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