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第2/3頁)

余枕苗當時聽聞此話,心裏比聽到那些瞎扯的埋藥之話還要震驚。

但凡熟讀史書,都知道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如今雖天下太平,可周遭也有數十小國虎視眈眈。

他們地廣人稀,又因土地原因不大適合種植糧食,兵力跟大寧沒得比,因此也極為聰明的不跟大寧正面對打,他們都是靠出其不意的燒殺劫掠!

邊關的將士們又不可能時時留意所有城池異動,往往在信號傳過來的時候,他們已經搶殺結束,早早逃跑了。

跑回自家,往沙漠裏的犄角旮旯一鉆,就是天王老子去了也找不到路。

曾有位將軍看著慘死的百姓,忍不下這口氣,冒進的率數千騎兵追殺進去,結果沒幾天就音訊全無,直到十年後,才有人在被風吹開的黃沙裏看到這位將軍及其麾下得力幹將穿著的早已被風化的盔甲,還有屍骨上千。

余枕苗熟讀主人編撰的《通志》一書,看過不少類似史料記載,也早已習慣了這等情況繼續持續。

——只要大寧國不亡,邊關偶爾背騷擾騷擾也並非什麽大問題。

余枕苗當時聽到這些話,才忽然明白主人青年時位及人臣,卻慘遭變法失敗,背貶謫、罷黜、起復、再貶,卻始終不肯和朝廷內保守派一樣吹噓本朝有大國之風。

——是因為主人始終惦念著邊關的百姓,希望國強民富,兵強馬壯,這樣才能讓外敵不敢踏入自家疆域一步!

跟了主人三十余載,余枕苗在主人給他解釋對似飛少爺的厚望中,才第一回明白了主人那顆為國為民的拳拳之心。

余枕苗看著似飛少爺遠走的背影,心想,似飛少爺應當是能理解主人的想法的吧?

他忽然間想到似飛少爺這些年來的文章,腦子裏蹦出一個無比大膽的想法——恐怕,似飛少爺從始至終,就跟主人的想法都是一致的吧。

-

何似飛這邊雖說暫時被余枕苗的話給糊弄過去了,但這沒有邏輯可言的話語,始終讓何似飛安不下心。

可對於人的身體健康生老病死,何似飛又無能為力。

他只能姑且往最好的方面想,同時又做好最壞的打算。

——倘若老師的身體堅持不到三年,他該當如何?

這個問題困擾了何似飛好幾日,直到他在縣學的同窗們登門拜訪,何似飛忽然靈機一動,想到自己當初之所以能拜在余老門下,是因為他寫的那篇內心剖析——他只求位及人臣,即便不是肱骨之臣,當個恣睢之臣又何妨?

想到這裏,何似飛幾乎要放聲大笑。

是,他可以不走肱骨之臣那等正兒八經的升官之路,他就當個恣睢之人又何妨?

“似飛、似飛,你跟他們關系很好?”喬影見何似飛如此開心,同樣笑彎了眉眼詢問他。

何似飛道:“確實關系很好,我跟你講過當時拜在老師門下的情形,他們就是我當初在縣學考教時遇到的,一路走來,大家感情甚篤。”

“那我……”

何似飛牽了喬影的手,去迎接門口的陸英、周蘭甫、沈勤益三人。

沈勤益無論何時都不會讓何似飛失望,在陸英和周蘭甫都有些局促的情況下,他仍同以往一樣,熟稔地道:“這才大半年不見,似飛不僅考中了狀元,還娶了賢妻,當真是英雄出少年。”

“勤益兄娶妻可比我早,”何似飛挑了挑眉,“蘭甫兄,陸英,都快進來坐。”

短短一句話,五人之間的氣氛瞬間活絡起來。

只是其他三人都不大敢多看喬影一眼,畢竟那是何似飛的夫郎,他們這些外人不可久看。

因此,跟何似飛一道去行山府考過府試的陸英一時半會兒還真沒發現喬影就是多年前曾讓他羨慕過的‘知何兄’。

喬影倒是大概認出了陸英的輪廓,他這人從小就博聞強記,對人的相貌也是如此——更何況那會兒他對似飛來說只是一個初相逢初相識的過客,可陸英等人對何似飛來說可是玩伴、同窗,就是讓喬影當時不注意道陸英都不太行。

何似飛親自給幾人倒了茶,完全沒意識到多年前的陸英和知何兄還互相嫉妒過一番。

一個嫉妒知何兄能得到似飛的贈詩,另一個則嫉妒能同似飛親密無間。

如今喬影已經真正同似飛有了世間最親密的關系,忽然見到陸英,乍然想起多年前的想法,竟有種恍若隔世的感覺。

——當年的小煩惱以及希冀在如今都一一成了現實,不得不讓喬影感慨緣分這玩意兒,當真是玄妙。

幾人聊著聊著,不知誰說起了高成安,不可避免地就帶出了陳竹,“高成安還未考中秀才,陳雲尚也是,倆人還都心氣兒很高,想在縣城選一戶家境頗好的姑娘為妻,但他們連秀才都不是,縣城中家底兒豐厚的老爺自然看不中他們,就算是選個門當戶對的商人,也比讓閨女嫁個窮書生去給對方補貼家用要好。這件事不知被誰在縣城傳得沸沸揚揚,兩人差點在縣城呆不下去。最後,陳雲尚還是找自家叔父做擔,說自己定能在二十五歲之前考中秀才,終於娶了一位縣城家境不錯的姑娘。而高成安則說自己考不中秀才不娶親。鬧劇總算收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