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第2/2頁)

話音落下,兩位師爺擦身而過,一個進衙門,一個走出去。

進來的這位師爺卻覺得自家大哥太異想天開了——自古當官之人,誰不想升官發財。如今有一個升官的機會放在自己面前,豈會不珍惜?

果然,就在何似飛回家的消息在縣城傳得沸沸揚揚時,縣官又一次親自帶著厚重的儀禮踏入何家宅院。

屆時何似飛一家人剛吃完早飯,何似飛在書房跟余明函匯報自己近月來在京中的所作所為,還有京中一些世家的動向。

喬影則伺候著二老在院中休息。

何家爺奶本就沒講究過高門大戶那種長幼尊卑等級森嚴的的制度,這會兒喬影在身邊說是伺候,其實就是大家一起圍坐在石桌邊,喬影偶爾給老人們端茶倒水而已。

何一年爺爺會說一點夾雜普通話的方言,喬影最近又跟何似飛學了點方言,三人雖然經嘗說得牛頭不對馬嘴,甚至說了大半天才發現大家說的並非同一件事,但也能聊得開心又融洽。

漸漸的,喬影心頭放下了忐忑,二老也不再拘謹,等到余明函和何似飛出來,喬影已經在二老面前背起了何似飛的文章——這些余明函和何似飛從來都不會跟二老細說,更不會給他們解釋何似飛這文章裏的意思,但一向脾氣暴躁的喬小少爺此刻卻表現出無比的耐心,給二老背誦並一一解釋其中含義。

何一年爺爺驚嘆:“這是咱們似飛的文章?”

“如假包換。”喬影道。

“他才不到十七,就能寫出這麽好的文章,我雖然不懂他那些用詞,但孫媳婦兒,你說的這些意思我都懂,裏面寫得那些農桑建議,簡直不能更好!”何一年繼續說,“最近咱們青天大老爺正好在施行這個,哎呀,有了這等政策,有了這水車的改良,咱們地裏的糧食產量都多了兩成嘞!而且所交的水車費用才那麽點,咱們現在家家戶戶都有余糧嘞!”

喬影背對著書房,再加上此刻又在用半生不熟的方言講話,他得全神貫注才能說得更順暢些,因此,倒沒注意到何似飛和余明函已經出來了。

喬影說:“近期行山府的政策我也有所了解,知府之所以下定施行此措施,源頭正是似飛的這篇文章。”

何爺爺更驚訝了:“怎、怎麽會?”

喬影不知道何爺爺在問什麽‘怎麽會’,但反問長輩總歸有些不大禮貌,於是他只能憑著自己的思路繼續往下說:“這不是他近幾年的文章,這是相公考中秀才時所作,已經是兩三年前的了。”

“哦哦哦,老婆子你聽見沒,原來咱們似飛兩三年前就已經提出這等意見了,那會兒他才多大,還是個娃娃嘞。”何爺爺笑得見牙不見眼。

何奶奶聽喬影說官話版的方言還是稍微有些吃力,但憑著自家老頭子嘴裏偶爾吐露出的幾句問題,大概也能猜出五分。

她跟著說道:“咱們似飛現在也還沒……那叫什麽,加冠呢!也還是個娃娃。”

何爺爺就喜歡跟老伴兒擡杠拌嘴,他道:“就你知道加冠?那都是那些書香世家的禮儀,咱們不看重這個。咱們似飛成親了就真的是長大了,過段時間他都要當爹了,怎麽還能是娃娃?”

倆老人一旦拌嘴起來,說得都是方言,語速又不慢,喬影只能聽出幾個字眼,完全猜不出其中含義。

何似飛則到底面皮薄,在老師偷來興味目光的時候,長睫微微下垂,遮住其中一絲羞赧拘謹。

余明函笑著道:“這有什麽?成親生子,子嗣綿延,人之倫理常情。”

何似飛當然知道這個,他只是因為爺爺奶奶還把自己當孩子看才稍加不好意思的。

——就是爺爺說的那句,他都成家立業,可能過不了多久就會當爹,該承擔起更重的家庭責任,早已不是孩子了。

跟何似飛對視一眼,余明函讀出了他心中所想,道:“你這個想法也沒錯,不過你可不能怪你爺奶,你就是成親太早了,他們的想法還沒轉過來。”

即便是在農村,但凡讀了點書的男子,基本上也都想等自己考過縣試或者童生才會打算相看人家,娶妻生子。這時候基本上都弱冠左右了。

像何似飛這樣明明讀了書,卻還跟著普通莊稼漢一樣成親這麽早的,倒是罕有。

謝九娘正好從院子裏路過,聽到余明函這句話,斜乜了一眼他,看得余明函比何似飛更加拘謹。

何似飛:“……”

身為弟子,可不能言師之事,何似飛非常上道的轉移話題,道:“我回來還沒看過咱們家田地,最近不是加了水車麽,老師,不如咱們一道去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