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第2/3頁)

等何似飛回去後,老大爺還在跟人說:“秀才公真不愧是秀才公,我敲了一輩子的鼓,都是自己瞎敲,秀才公這才學了多久啊,人家就能把鼓敲出曲調來!”

這話何似飛自然是不知道的,他覺得比起七弦琴,自己敲鼓可能更有天賦些,只可惜單純的鼓樂難以被世俗認可,何似飛又不會專攻鼓樂,便都學一學,當作陶冶情操了。

-

時光飛速流逝,很快就到了癸巳年四月,先帝喪期結束,草長鶯飛,春光明媚。

壓了一年的百姓們紛紛將婚喪嫁娶提上日程。整個木滄縣熱熱鬧鬧、喜事不斷,接連幾日都是有兩三台花轎在城內遊街。

‘狹路相逢’的新郎官們在高頭大馬上抱拳互相道喜,半大的小孩子們在街上竄著討要喜糖紅包,一天下來,衣服上的小兜都能被糖果塞滿。

沈勤益見著那紅艷艷的喜轎就忍不住遐想:“似飛、英兒,再過五日就到我和小妹成親的日子了,到時她也坐這喜轎內,嫁到我家去。”

何似飛和陸英對視一眼,心道又來了。

這已經是沈勤益近些日子來第十次傻笑感慨了。

不過這是他人生中最大的喜事之一,何似飛和陸英是不可能給他潑冷水的。

沈勤益笑得看不見眼睛,道:“似飛似飛,我先前寫的那催妝詩如何?你替我好生改改,萬一到時被攔在門外不讓我娶新娘子可就不好了!”

何似飛道:“已經改好,勤益兄放心。”

沈勤益又道:“英兒啊,你和蘭甫兄要為我擋酒,似飛這小子說他喝的第一杯酒得是訂親酒,兄弟能不能好好洞房,就看你們擋得如何了!”

陸英今年也十四,不復往日那不解風情的‘楞’樣子,聽到他說‘洞房’,臉都要羞紅了,低聲道:“我給你擋酒就是,這可是在街上,到處都是人,你別把這等事說得太大聲。”

沈勤益這會兒是巴不得大家都知道他要成親了,陸英的勸阻完全不起作用,他甚至還在人家新郎官騎馬路過時高喊詢問:“郎君,娶娘子心悅否?”

那郎官也是開心極了,越過眾人回應著吼道:“悅!”

百姓們發出善意的哄笑。

沈勤益又高喊:“祝郎官新娘百年好合,白首不離!”

那郎官開心極了,從自己胸膛的內兜裏摸出一把用紅紙包裹的銅錢,擡手就往沈勤益那邊散:“一點微薄喜錢,望諸位鄉親們鴻運當頭啊!”

“多謝新郎官!”

“祝新郎官和新娘子百年好合!”

“夫妻恩愛!”

“舉案齊眉!”

周遭氛圍愈發喜慶熱鬧,這下,即便是何似飛和陸英這倆暫時沒娶妻計劃的,也跟著人群喊了幾句吉利喜慶話。

轉眼就到了沈勤益成親這日。

何似飛和陸英換上了琉璃青做底色,上繡有寶藍色暗紋的伴郎直裰,跟隨沈勤益去新娘家裏迎親。

至於周蘭甫,因為已經成親,不再伴郎之列,不過倒可以作為同窗為沈勤益擋酒。

到了‘十五成丁’年歲的何似飛身形頎長,肩背也長開了,穿著綢面的琉璃青色直裰,盤扣順著領口蜿蜒向下,施施然騎在馬上,比其他所有迎親、成親的新郎官都要吸引人目光。

因著今日迎親,何似飛面上沒有往日的冷肅,就連那一貫疏離的眉眼中都帶著點點笑意,在滿城春光中,顯得溫潤含情。

“何公子——啊!”

不知是誰開始吼了一句,識得何似飛的百姓們都高呼起來:“何公子!”

“何郎君何時成親?”

“我就不求嫁給何公子了,你們誰能讓何公子當伴郎來娶我,我也嫁!”

越是偏僻的小縣城裏,對姑娘、哥兒各種約束規矩便越少,他們便越是大膽,越是活得自在。

此話一出,在何似飛旁邊騎馬的陸英成了眾目之焦點,可憐的十四歲少年被人這麽瞧著,才學會的馭馬之術差點忘道九霄雲外,連忙紅著臉說:“我還要考科舉的,考中了再成親。”

“沒事,咱先定上!”百姓們起哄不嫌事大,惹得陸英臉上更臊得慌。

人群中的陳雲尚和高成安擡頭遙遙看著那馬背上的少年,某種欽羨幾乎要溢出來——真好啊,才剛剛十五歲,已經出落得風流恣意,加之年少有為,頃刻間便成了全城百姓姑娘眼中的香餑餑。

不一會兒,就到了沈勤益新婚娘子的家門口。

姑娘家大門緊閉,門口站著新娘子的堂兄們,瞧見沈勤益的一刹那,他們眼睛都亮了——

沈勤益趕緊下馬給諸位兄長紅包。

幾位兄長捏了紅包後,立刻笑嘻嘻道:“多謝新郎官的喜錢!咱們第一道門,不考新郎官,考伴郎!還請兩位伴郎做一首催妝詩,咱們這道門便可以開了。”

沿途跟來湊熱鬧的百姓立刻附和:“何公子作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