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這是何似飛中秀才後的第一個新年, 並且,年一過,按照本朝律法‘十五成丁’, 他便可以成親嫁娶了。

即便真正的成婚時間得再推遲四個月,直到先帝喪期滿,可爭奪女婿的鄉紳們在年關便卯足了勁兒想從何家爺奶口中套話。

他們不介意等四個月再落下文書,但口頭協定卻可以早些訂下。

何家爺奶知曉自家孫兒的心意, 但這會兒尚在先帝喪期,不好對外說‘似飛心有所屬’, 只能用‘似飛年紀尚輕,當以科舉為重’這等理由來婉拒眾家媒婆。

這話倒是真沒人懷疑,畢竟何似飛年紀輕輕就連中小三元,肯定是十分愛好讀書的。

此外, 因著何家爺奶一視同仁的拒絕了所有鄉紳,大家便沒有什麽心裏不平衡的。總歸所有人待遇都一樣。

而何似飛則正在家中和爺奶一起忙活著給各位鄉紳老爺回禮。

——九月初二何似飛舉辦高中喜宴, 木滄縣不少鄉紳都送來了厚禮, 他收了人家的, 自然得‘往來回禮’, 拜年便是一個完美的回禮借口。

何家爺爺奶奶識字不多,但老人家生活閱歷豐富,聽著何似飛念九月初二的禮單,能很快評估出當初每位老爺送禮的薄厚, 再擬定一份回禮。

但有些價值數額太大的,老人家也犯了難。

何一年爺爺道:“這位木滄縣的李員外送了五十兩白銀, 我和你奶奶一直不敢動, 就怕到時回禮對不上數。”

何似飛想了想,道:“鎮上有一家錢莊, 可將白銀換成黃金,到時再用此黃金做成書籍或毛筆的樣式。余叔曾說過李員外家孫子即將周歲,適合送有特殊寓意的東西。”

何奶奶有些心疼,畢竟那是五十兩銀子,她低聲道:“我聽成安他祖母說,似飛中了秀才,就算是半個官老爺了,那等商戶出身的鄉紳都是來巴結,才送的厚禮,咱們可以留一半,將剩下的做回禮。”

何爺爺乜了她一眼,道:“你以為我不知道這道理?但你也不想想,那李員外之所以送咱們五十兩銀子,比別家貴重了足足十倍還多,不就是因為他們家有個同似飛年歲相當的閨女?咱們似飛對人家閨女無意,便不好惹人家誤會,還是將禮物都如數奉還。其他家的禮物,我不是就回了其價值一半左右的謝禮麽!”

何似飛這才知道,原來回禮也有講究,回的價值與所送價值相當,會讓對方覺得你急於同他們撇清關系,一個搞不好還會落得個‘孤傲’的名聲;回禮太薄和不回禮,則顯得扣扣搜搜。

給商戶出身的鄉紳回禮,最好就是對方行禮數額的一半左右;

給同為秀才或者有官身的其他老爺回禮,則應該在對方行禮的基礎上,稍微搭一點添頭,以表對前輩的尊重;

至於給有意結親的人家回禮,最好就是別人行多少禮,自己回多少禮,這便是一個婉拒的態度,雙方面子上都好看。

這等禮尚往來的交情,當真得自己經歷過,才能了解其中門門道道。

於是,單單是回禮單,何似飛就同爺爺奶奶整理了大半日。

何家爺奶擔心打擾了何似飛念書,剩下的采買愣是不讓他摻和:“原本這禮單就不該讓你跟著我們一起擬,但我和你奶奶都不識字,禮單這麽貴重,又不好找其他不相熟的人摻和,只能讓你來念單子、寫禮物。已經耽擱你很長時間,剩下的我和你奶奶操辦著來就行。”

何似飛道:“我過年回來不就是為了陪爺奶麽,這算哪門子耽擱,再說,你們帶著回禮單去采買,也得識字。”

何一年爺爺大手一揮,道:“你寫的字好看,這上面大概意思我能看懂,實在不懂的去鎮上找人問。你就在家好好念書,明日一早我和你奶奶去鎮上買東西,午飯留在鍋裏,你自己熱了吃。”

何似飛無法,只能在家讀書練字。

年後,爺奶忙著給各家回禮,依然留何似飛在家讀書。

不過,回到村子裏後,何似飛當真有點坐不住,閑了就往田裏跑,把農作物的長勢與自己學的《農桑輯要》仔細對照,回屋後再記錄下心得體會。

偶爾撞見有大爺在練鼓,何似飛也會上手敲那麽一會兒。

不同於八九月時何似飛初學擂鼓,現在的何似飛已經懂了些許樂理,還會撥彈七弦琴,對節奏和升降調都有了些許認知,漸漸能擂出一點調子來。

聽得擂鼓的老大爺一愣一愣:“誒,秀才公啊,這是怎麽擂的?”

何似飛哼著一段腔調,一邊擂著鼓,道:“這叫《夕陽簫鼓》,用古琴和洞簫配合演奏效果最佳,但鼓點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元素。配合著輕敲、重擂、側敲等,展現出動靜、遠近等不同層次的推進和叠代感覺。”

這話有些文縐縐,但何似飛一邊說手上一邊敲,老大爺一下就明白了什麽叫‘層次推進和叠代’,他不住感慨:“秀才公真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