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第2/2頁)

何似飛正是通過這種方法來熟悉銼刀,並且鍛煉自己的手感。只有將手感鍛煉上來,雕刻出來的線條才能流暢,看得人賞心悅目。

不過,何似飛也沒雕刻太久,他們回來那會兒日頭已經偏西了,他拿刀不過約莫兩盞茶的功夫,屋內便暗下來。這樣的環境不適合再用眼。何似飛覺得這時代應該還沒造出來後世的眼鏡,他可千萬不能小小年紀就把眼睛給弄近視了。況且,如果日後他真的有機會考科舉、走仕途的話,用眼的地方多了去了,一定得保護好視力。

何似飛放下銼刀,將打磨好的木塊用布巾包起來放在床頭,其他的粗糲廢料則堆在窗台。隨後起身清掃地上的木屑。

將屋子重新收拾好,何似飛出門去打了兩桶水,一桶供高成安與陳雲尚洗漱用,另一桶則是他和陳竹的。

陳竹方才在陳雲尚屋裏伺候,出來時見何似飛打好了水,忙說:“打水這種重活兒,交給我就好,你年紀還小,小心累得不長個兒。”

何似飛:“……”

他雖然不在乎相貌,但對身高是非常上心的。此前在上河村,他每隔幾個月都要在墻上劃出痕跡,來記錄自己的身高。他這輩子有健全的雙腿,自然也希望長高點,更能凸顯出氣度來。

何似飛感覺陳竹一句話戳到了自己的軟肋,洗漱完後趕緊上床睡覺——對於他這個年紀的少年來說,睡眠充足也是發育的關鍵所在。

翌日一早,天還沒亮,何似飛的房門就被陳竹敲響。

這裏畢竟是縣城,不是自己睡了四年的土屋,何似飛睡得挺淺,陳竹剛敲第二聲,他就起來了。

房門打開,屋外露水與泥土混雜的氣息撲進鼻腔,何似飛聽到陳竹說:“似飛快起來,還有半個時辰少爺們就該去學堂了,咱們得叫少爺起來。”

何似飛趕緊應聲,回到窗邊將草鞋系好,理了理衣領,去叫高成安起來。

高成安見他端著臉盆進來,笑著接過,並不用他伺候,說:“陳夫子定的這個時間太早了,難為你現在就得起,我是你這個年紀的時候,怎麽都睡不夠,早上得三番五次的叫才能醒來。”

何似飛在桌案邊點了蠟燭,幫高成安收拾他的書箱。

高成安這裏有一整套的四書五經,何似飛並沒有翻開,只是整理時上手一捏,就感覺紙頁松散,估計高成安已經翻看了不下千遍。

何似飛轉念一想,這時代的科舉就是考四書五經。家底還算不錯的人家,會在五至六歲給孩子啟蒙。從這時起,孩子就得讀四書五經,直到十五、六歲參加科考。整整十年時間,基本上都在看這九本書,不翻看個上千遍也說不過去。

這麽想著,何似飛只感覺時間緊迫。他今年已經十二歲了,上輩子雖然讀過四書五經,但並非像這時代的科舉考生那麽認真,背誦和默寫方面定然不如同齡人強,更別提其一字一詞一句的含義了。

何似飛是聽先生說過古代科舉制度的嚴苛與死板的——令地球古代考生們頭疼的‘截搭題’就是其中之一。選取四書五經中毫不相幹的上文與下文,各截取幾字拼湊在一起,便要求考生們解答其中含義。

何似飛覺得,除非將這九本書倒背如流,不然在考試時間內,真的很難反應上來卷子到底考什麽。

高成安洗漱完,見何似飛收拾好了書箱,他粗略檢查一遍,發現該帶的都帶了,而且擺放的很是整齊,便對這個表弟多了幾分喜歡。

——到底是奶奶讓他帶在身邊的人,雖是鄉村出身,卻並不木訥,反而手腳麻利、很有眼色,是個聰明的孩子。

比起謹小慎微、跟他們說話永遠細聲細語的陳竹,高成安還是喜歡何似飛這種大方爽利的。

高成安想,如果表弟何似飛能一直這麽伶俐的話,他倒是可以將表弟留下,長期當他的書童。至於母親那邊,他也有足夠的理由能說服她。

畢竟何似飛給人的感覺很舒服,做事周到又不過分熱絡,也並不會借著奶奶的面子讓他多加照拂——能在親戚中找到這樣的書童,著實不錯。

何似飛並不知道高成安的想法,他做事向來認真,見高成安收拾好外表,便主動背起他的書箱,送他去學堂。

與他們同行的自然是陳雲尚和背著書箱的陳竹。見到陳竹,何似飛就想到他昨天的話——會、不、長、個、兒、的!

何似飛思忖著後世那些長個兒的條件——睡眠充足、營養全面、身體鍛煉。

他現在除了第一點,後面兩個都沒達到。何似飛覺得自己得趕緊雕刻好,賺些錢買肉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