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第3/4頁)

輕輕摸了摸蘇知微的頭,嘆氣道:“沒有,我怎麽會信他?知微,你這邊的工作,我替你做,你先回城裏吧!”

蘇知微抹了眼淚,笑著點了頭,“輝哥,你對我真好!”本來她來這邊也沒事,就是借機來找吳清輝的,現在吳清輝已然認定了她,她也沒必要再待,免得節外生枝。

整個人都依偎在了吳清輝的懷裏,主動拿著他的手,往自己身上貼。低聲羞怯地問道:“輝哥,你冷不冷,要不要我給你暖暖?”

吳清輝沒有拒絕,他知道,這個女人是他的了。

一直到回單位,吳清輝都沒有再和樊鐸勻說過話,樊鐸勻把工作做完,和文奶奶打了招呼,就先回了城裏。

愛立給他寄了兩封信過來,一封是回復他在黎族的時候寫的,樊鐸勻看了一遍,一封信是上一周寫的,說沈姨已經去了申城那邊,“鐸勻,我總感覺,媽媽這次的申城之行,會發生一些事情。她年輕的時候在申城讀過書,那邊有她很多的故舊,而且賀之楨也在申城。我印象裏,小姨來看過我們幾次,可是我媽媽卻從來沒帶我們去申城,那裏更像是有什麽禁忌一樣。她先前告訴我去申城,我心裏都很訝異,沒想到她竟真的成行了。鐸勻,你應該知道,我和哥哥不是一個父親,他的父親在抗戰年代失蹤了,但是至今沒有死訊傳來,當年他和我媽媽一起從申城到的漢城,在漢城定居了兩年,這次過去,或許媽媽會再找找他的蹤跡。”

最後一段又寫著,“鐸勻,希望是我多想了,也希望媽媽能夠找到她找了半輩子的真相。”

其實沈愛立並不是無事生非,把沈俊平父親的事又拿出來說,是她印象裏,記得好像在書上看到過一兩句,沈玉蘭告訴沈俊平,有人在申城看過他的父親。

在原書裏,她媽媽是一輩子都沒有離開過漢城的,原書裏沈俊平曾說過,他的母親不敢踏足申城。

但是現在劇情已經崩的四分五裂,一輩子都沒有去找過真相的人,忽然有勇氣去申城,怕是也會有勇氣去尋找真相。

樊鐸勻忙給愛立回了一封信,先安慰了她兩句,“愛立,如果沈姨想尋找真相,自然是好事,說明她有勇氣正視自己的過往,我們不可能一輩子都這麽稀裏糊塗地過下去。那邊有青黛小姨和賀之楨幫忙,你不用過於擔心。”

又將吳清輝和蘇知微的事,簡略地提了兩句,“有一天傍晚,我和文大山一起回來,路過小溪旁邊,見他倆人旁若無人地親熱,文大山沒有忍住血氣,和吳清輝打了一架,將事情原委吐露了幾句。但是吳清輝似乎並不以為意,我想或許很快,就能聽到倆人好事將近的消息。我這邊的工作進展得很順利,有望在年底前調走。”

樊鐸勻把信寫好,就準備起身去寄信,卻不妨被李娟攔了下來,問他道:“鐸勻,怎麽這回吳清輝沒有和你一塊兒回來,他的工作還沒做完嗎?”

樊鐸勻搖搖頭道:“我最近甚少見到他,他都和蘇同志在一塊兒,娟姐你可以去問問蘇同志。”

李娟知道,這是表妹把人拿下了,讓吳清輝連工作都懈怠了幾分,笑道:“行,行,回頭有喜事,咱們都能吃糖了。”

樊鐸勻不置可否,點點頭,越身出去寄信了。

事實上,樊鐸勻收到愛立信的時候,賀之楨已經是第二次回訪沈玉蘭了,手裏提著許多吃的,笑呵呵地和沈青黛道:“都是老家的一些東西,上次聽亞倫說,你們喜歡,我讓姐姐寄了一些過來,前兩天剛好到了。”

沈玉蘭有些過意不去地道:“賀大哥,您太客氣了,怎麽好勞煩賀姐姐?”

賀之楨笑道:“大姐知道是給你們的,不知道有多高興,和我說好些年沒你的音信了,沒想到還能聯絡上,她還給你寄了一封信過來。”

說到這裏,從中山裝的口袋裏把信掏了出來,遞給了沈玉蘭。

沈玉蘭猶疑了一下,才接了過來,看完以後,眼眶有些濕潤,賀家姐姐一點沒提當年的事,言辭之間都是關心她這些年過得好不好,說賀嬸子還常念叨著她,從亞倫和之楨這裏意外地聽到她的消息,賀嬸子很高興,做了好些幹絲和臘肉,說都是給她的,讓她想吃就再寄信來。

沈玉蘭緩了一會情緒,才和賀之楨道:“真是太謝謝嬸子和賀大姐了。”她沒有想到,嬸子和賀家姐姐一點都沒怪她,反而還這麽關心她。

沈青黛在一旁插話道:“姐,你先別和賀大哥客套了,趕緊來幫忙,中午這一餐飯還靠你了,老家的菜我可沒法子做。”

等把人哄去了廚房,沈青黛狀似隨意地和賀之楨道:“哎,賀大哥,你看看我姐在這邊待幾天,我這日子過的,可真是享福,也算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諸事不用愁的。就是還有五天,她就要回漢城了,我們姐妹下次見面不知道是什麽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