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臨時護衛隊(第3/3頁)

因為只有這樣說,羅知府才能把自己安然無恙的摘出來,否則他一個手握四千兵衛的一方大員,下轄官員卻被山戎人殺了,哪怕再是無辜,一個治理不善的罪名肯定是跑不掉的。畢竟山戎人入冬搶糧是常態,好好防備是必須的。

想到這裏,林遠秋忍不住替自己慶幸,還好聖上讓他當的是知州,定胡知縣只是兼顧。不然直接給他來個沒有兵權的知縣,到時自己別說收拾山戎人了,恐怕連城門都不敢出。

雖知道了杜知縣殉職的始末,可林遠秋並不打算把羅知府歪曲事實上報奏折的事告知汪縣丞,免得生出不必要的麻煩。

反正這事自己清楚就行,且林遠秋也不準備讓它就這樣無聲無息的過去。

不說什麽正義公理,單是看在杜大人兢兢業業一心為民上,林遠秋都要幫他把該得的榮譽給拿回來。

別說什麽人已死,身後哀榮都是浮雲。那杜大人家裏還有父母和妻兒呢,這些朝廷撫恤大可以留給子孫後輩享用。

要知道,祭拜城隍乃是私事,而查探民情遇襲身亡卻是為公,因公殉職的官員即是“歿於王事者”,朝廷所給的撫恤,不論在加官、晉階,或是贈謚號上,都與因私而亡有著極大的區別。

杜大人家境不豐,而定胡縣這種窮鄉僻壤根本沒有油水可言,聽汪縣丞說,杜知縣為了籲請兵衛時多些便利,還時常會貼出俸祿去府城打點。

在林遠秋看來,那厚臉皮的羅知府,收錢不辦事不說,就連人家怎麽死的都被他亂說一通,從而害杜大人失去了本該屬於他的榮譽。

這不是缺德嗎。

既然自己知道了此事,自然不會袖手旁觀。

林遠秋覺得,自己雖做不到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可吼上一聲還是能做到的。

……

定胡縣的行動速度比永寧城還要快一些,才半日不到,踴躍報名的百姓們就把臨時護衛隊給組建了起來。

話說哪有不想收拾山戎人的百姓呢,以前是苦於沒有對抗的能力,如今大家齊心協力,定能把山戎人打的屁滾尿流。

城樓這邊就有睡覺的地方,兵衛們都帶有被子,睡覺時往磚炕上一鋪即可。

安頓好了之後,王永清就開始安排起防禦事宜。這是知州大人離開時再三叮囑他的,王永清自然不敢有絲毫松懈。

就像大人所說的,任何事,有備才能無患。

定胡縣和永寧城一樣,也有南、北兩個城門,從北門出去,大約四裏多地就有一個幹河灘,河灘裏有不少石塊,百姓們推出自家的平板車,一車一車往城裏拉,等差不多夠數後,就把城門一關,然後再把石塊搬上城樓。

接下來,王永清領著護衛隊的百姓們開始了演練。最主要的,得教會大家如何躲開山戎人的羽箭。

初一當晚,鐘榮就和兩個兒子住到了軍營,雖知道女婿做事穩重且謹慎,可出發去軍營之前,鐘榮還是細細叮囑了林遠秋一番,畢竟刀箭無眼,一定要小心再小心。

林遠秋點頭,“嶽父和舅兄也要多注意些才是。”

……

一連三日過去,預想中的攻擊並未出現。

林遠秋並沒松懈,依舊與護衛隊的百姓們緊鑼密鼓的準備著,他可不信兩百多號人沒有回去,山戎那邊會一點反應都沒有。

兩百多名勇士沒見回來,單巴彥自然著急。可再是著急,他也沒把人往死裏想,只以為他們是被困住了,畢竟這些可是部落裏最最強的勇士,還有膘肥體壯的馬匹騎著,哪是那麽容易丟了性命的。

可等單巴彥一連尋了好幾個晚上,最後來到一個燒毀了許多屋宅的村莊時,心中的僥幸再也沒了蹤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