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臨時護衛隊(第2/3頁)

孫子兵法有雲: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

這意思是說,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防守為上選。可若有致勝的形式出現,那麽就該把握住進攻的機會。

這也是林遠秋留著的後手,他已經和嶽父商量好了,從今日開始,嶽父就先住在兵營裏,以免錯過進攻山戎人的時機。

依照告示上所寫,衙署只負責護衛隊的一日三餐,至於工錢,是沒有的。

原以為要直面山戎人,百姓們多少會有些猶豫,豈知在聽清告示上的內容後,在場的年青人很快就排起了長隊,都紛紛表示要把永寧城好好守住。

還有好些歲數大的村民,也都排進了隊伍裏。

這一副副毅然決然的模樣,是林遠秋和嚴同知,還有賀通判都沒有預想到的。

林遠秋還記得農忙時節的收糧食,當時村民們可都是忐忑不安的,後來還是嶽父領著兵衛們時時巡邏,才讓大家安心一些。

林遠秋哪裏會知道,正因為他這次成功殲滅山戎人的舉動,給村民們增添了不少的膽量,讓大家生出了山戎人也不過如此的感覺,自然就沒什麽好怕的了。

何況如今的好日子,百姓們實在珍惜,怎可能讓山戎賊給破壞了呢。

衙差們很快維護起了現場秩序。書吏們則是磨墨提筆,動作迅速地忙碌起臨時護衛隊的報名事宜。

林遠秋沒有久待,時間緊迫,他得趁著山戎人還未有所行動之前,盡快把定胡縣那邊的臨時護衛隊也給組建起來。

除了這個,還有就是毛沿村那些被燒了的房子,總要把事情跟村民們說一說,然後把銀子補給每戶,好讓他們重新再蓋上房子。

不過,在去定胡縣之前,林遠秋和嶽父先去了軍營,除看望了昨晚受傷的兵衛,另外就是命令王永清領著三十名兵衛,然後帶上余下的火油瓶,一同隨自己前往定胡縣。

組建好的護衛隊肯定少不了帶領他們的人,林遠秋之所以要派王永清過去,正是讓他暫時蹲點在定胡縣,領著護衛隊做好防禦。

一路快馬加鞭,等到了定胡縣時,也才巳時正。

幾個城門守衛看到他們知縣大人居然領了兵衛過來,且每個兵衛都有大棉被背著時,實在想不明白到底怎麽一回事。

後衙除了三進的正院,還有東、西各兩處側院,汪縣丞一家就住在東側院裏。

看到知縣大人突然過來,汪縣丞有些納悶,不知大人形色匆匆因為何事。

林遠秋也沒墨跡,他還等著馬上把護衛隊組建起來呢,便很快說了毛沿村的事。

一聽昨晚居然有兩百多個山戎人被燒死在毛沿村,汪縣丞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可他知道,知縣大人沒必要騙他,所以這件事絕對是真的,那些該死的山戎賊總算得到了應有的下場。

想到這裏,汪縣丞雙袖掩面,忍不住大哭了起來。

林遠秋有些不解,這樣的大好事,不是應該高興才對嗎,怎麽好好的卻哭起來了。

沒等林遠秋開口問詢,汪縣丞就撲通一下跪倒在地,悲聲道,“多謝大人為杜大人報仇雪恨,杜大人他死的好慘啊!”

哀泣聲聲,讓人不禁動容。

林遠秋自然知道汪縣丞嘴裏的杜大人正是前任知縣杜衛,而汪縣丞所說的話,也印證了他先前的猜測。

果然杜知縣並非死於匪手,而是與山戎人有關,那羅知府果真沒與聖上說實話。

林遠秋有些想不通羅知府的做法,畢竟不論是遇匪身亡還是遭山戎人殺害,與他一個知府應該沒有幹系才是,為何還要冒著欺君之罪撒謊呢。

沒等林遠秋問出心中的疑問,汪縣丞很快竹筒倒豆子似的說了當時的事,他把那日山戎人進端水村搶糧,杜知縣領差役過去查看,結果被殺的事說了。

許是心裏憋悶了太久,汪縣丞又說了杜大人多次向府城籲請兵衛被拒的事,“大人也是知道,咱們定胡縣離禿子峽最近,每回山戎人過來時,首先遭殃的就是定胡縣的百姓,是以每到入冬,杜大人都會親自去石洲府籲請兵衛,只是很難得到應允,府城那邊給出的說法是鴻虎營離定胡縣近,讓咱們有事直接報到那邊就行,可鴻虎營足有六十多裏地呢,等咱們求兵過來,那山戎人早已搶了糧食騎馬回老巢了。”

汪縣丞與杜知縣共事六、七年,雖兩人的關系只是上下屬,可幾年相處下來,特別同在這種要啥啥沒有、窮的叮當響的縣衙為官,兩人不免生出惺惺相惜之感,所以杜大人被山戎人殺了後,汪縣丞自是悲痛不已。

汪縣丞並不知道,自己的這番話,此刻在林遠秋心裏已卷起了巨浪。

林遠秋終於知道為何明明杜知縣死於山戎人之手,卻被羅知府上報成祭拜城隍途中遇匪身亡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