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走年禮(第2/3頁)

在自己老師面前,林遠秋自然不會隱瞞什麽,當下就把兩次進宮後,與聖上的答對都仔細說了,包括聖上問起他的親事,他是怎樣回答的。

秦遇聽後,自是非常滿意,隨後再次叮囑,“仕官之人,一言一行當以誠為先,在聖上面前切記不可妄言。”

林遠秋躬身,“學生謹記老師教誨。”

因著還要回翰林院當值,與老師沒聊多久,林遠秋就告辭離開了。

而這邊,看到這許多年禮的趙氏,忙去庫房挑了幾匹布料,還有廚房新做的栗子糕也包上了一些,而後讓婆子快些提到的馬車上去,這有來有往才是禮數,哪能讓人空著手回去呢。

帶趙氏轉回身,就看到,自家老爺正提著方才遠秋送來的一大包吃食,準備往書房裏去。

趙氏急道,“老爺,這吉祥如意餅可不能多吃,遠秋可是說了,一天至多吃個一兩塊,且還得是飯後。”

“老夫自然知曉。”

方才遠秋也是這樣與他叮囑的。

見自己這樣說了,老爺提著吃食依舊朝書房院子去的樣子,趙氏很快就明白到底是怎麽一回事了。

她有些哭笑不得,“老爺您就放心吧,這吉祥如意餅妾身保證一塊都不往黃府裏送。”

……

待回到翰林院,稍坐片刻後,林遠秋便繼續起了修史的事,手上這本記傳體第一冊 ,林遠秋準備在年前爭取把它完成。

如此,明年自己就可以開始下一冊了。

在林遠秋看來,既然做了,那麽就像像樣樣做點成績出來。每日坐著喝茶聊天雖看著得了悠閑的利,可浪費的光陰卻實實在在是自己的。

人生在世,總要留些什麽在這個世間,才不枉來人間一趟。

……

今晚的餐桌上多了一道腌兔肉,且在上桌之前,廚娘依著大夫人的吩咐,特地多蒸了小半個時辰,所以這會兒聞著香氣四溢。

而此時的林遠槐和林遠松,正不錯眼的盯著林遠秋瞧,仿佛只要五弟點了頭,那麽他倆的腌兔肉手藝就學到了家似的。

林遠秋沒讓兩人失望,待仔細品嘗過後,當即朝二哥三哥豎起了大拇指,“比之先前,味道要好上了不少。”

屋裏其他人也是連連點頭,“確實好吃。”

林遠松被誇成了星星眼,“那五弟你說,咱們這樣的腌兔肉,若是擺放到鋪子裏,會有光顧的客人嗎?”

“二哥放心吧,到時肯定會有客人買的。”林遠秋無比確定。

林三柱適時開口,“再有幾日,咱們家那間外租的鋪子就到期了,待收回來後,你們倆大可以把這些腌兔肉擺到鋪子裏去試賣,正好還能趕上過年這趟生意。”

林遠松和林遠槐“嗯嗯嗯”地點著頭,這幾日他們兩人忙著腌兔肉,正是為了接下去的辦年貨生意呢。

自從看到莊子裏有成群的兔子養著後,林遠松就生出了養兔子、賣兔肉的主意。

因為他想到了大伯娘的腌兔肉手藝,每次都讓人有吃不夠的感覺。

等林遠松把這一想法和家裏一提,居然沒有一個反對的。

說來,這也是莊子裏兔子實在多的驚人的緣故。

要知道一只兔子每年至少能生六、七窩小兔子,然後這些小兔大了再生。所以,從去年開始,裝兔子的籠子,徐老實都不知編了多少個了。

如今莊子裏的野草,徐老實夫妻倆也不用像之前那樣,割了曬幹當柴燒,而是都直接拔了喂兔子。

至於兔子糞便,倒是好處理,在柿子樹邊上刨個坑,然後把它們埋到地裏做肥料就成。

也正因為肥料不缺,所以莊子上的柿子樹才長得特別壯。

用老林頭的話說,那就是現在打好了根基,往後肯定能結出不少的柿果來。

可以說整個莊子裏,最讓人頭疼的就是這些兔子了,主要還是量太多,送過去酒樓時,時常會被酒樓掌櫃壓價。

可不賣又不行。

如今有了賣腌兔肉的主意,不管成還是不成,總得要試試。

於是,自定下主意後,林遠松和林遠槐就開始和周氏學起了腌兔肉的手藝。

周氏自是不厭其煩一遍又一遍的教,畢竟這可是能給家裏掙銀子的買賣。

而林遠松和林遠槐也是學的認真,短短兩個月就讓家裏人試吃了五、六回,等第七回 再品嘗時,那味道,已與周氏做出來的沒啥區別了。

一樣的瘦而不柴、香而不膩。

只不過,面對噴香的腌兔肉,林遠秋又多了一層想法。

在他看來,雖現下京城沒有專賣腌兔肉的鋪子,可吃食這東西,只要旁人肯花心思,遲早會被別人學了去。

就像家裏的繡布書簽,其他店鋪看著他們家生意好,也跟著爭相效仿了起來。

好在其他鋪子再學,也只能跟跟樣,做不出類似花樣的創新,畢竟這種獨特的畫工不是那麽容易學了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