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三年(第3/4頁)

只是包餃子的人太多,餃子皮明顯跟不上包餃子的速度。

林大柱擡起胳膊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爹,等過了年,兒子再做兩根擀面杖出來。”

老林頭點頭,認同了大兒子的想法。

往後家裏人口會越來越多,兩根擀面杖肯定不夠使。

東屋炕上,被穿成大紅包的小清兒歡快踢著腿。而逗著她玩的正是春燕春草這兩個最小的姑姑,這會兒兩個小姑娘的任務是負責照看小娃兒。

“姐,咱們今日要給清兒包壓歲錢嗎?”

春草摸了摸小侄女肉嘟嘟的小臉,朝一旁的春燕問道。

“肯定要啊,咱倆可是小姑姑呢。”

“嗯,那咱們待會兒就問奶拿紅紙去!”

春草有些興奮,以前都是爺奶爹娘給她包的紅包,沒想到今日自己也可以當一回大人了。

春草準備待會兒就包六文錢到紅包裏。她的錢罐裏可有不少的銅錢呢,都是平日裏哥哥給的零花。

……

吃過年夜飯,接下來便是守歲了。跟以往一樣,一家人全都聚到了老林頭和吳氏那裏,二十口人可不算少,若不是幾個小的都坐到了炕上,怕是轉個身都不太方便。

“爹,等過了年,咱們不如把這老屋拆了重蓋吧。”

林三柱心裏早有這個想法了,總不好幾個小輩都住著青磚大瓦房,家裏老人還住土胚房吧。

林大柱跟林二柱也是這樣想的,前幾日下大雪的時候,他們三兄弟,還有遠楓跟遠松,半夜都起來掃了好多回雪,生怕大雪把幾間老房子給壓塌了。

“好好好,等開春了之後,咱們就蓋新房!”

老林頭聲音洪亮,他是從沒想過,自己還有把這幾間老房子拆了重蓋的一天。

這日子果真越過越好了啊。

吳氏抱出錢匣子,裏面是她昨晚就準備好的銀錢。

按照原先說好的份額,先是三個兒子,每房給一兩,然後是遠楓跟遠松,兩對小夫妻各五百文。

銀錢自然全都遞到了兒媳孫媳的手上,用吳氏的話說,哪有男人管銀錢的道理。

拿著一大串銅錢,秦荷花有些愣怔,弄不明白怎麽會有這麽多銀錢發。

見狀,林遠松笑著解釋,“這是公中分給每房的零花,一年給上一回。”

聽明白後,秦荷花捧著銀錢的手微微有些發抖,這是給激動的,因為她總有一種掉進了福窩裏的感覺。

一旁的林遠柏,在看到大嫂和二嫂手裏的銅錢串子後,實在沒忍住,“娘,過了年我都十一歲了,也該娶媳婦了吧!”

正在剝著花生的林遠秋,聽到這話,忍不住噗嗤一聲,一顆花生肉噴得老遠。

……

過了上元節,學子們陸續回到了學堂裏。

林遠秋也一樣,雖暫時沒有鄉試的想法,可該學的知識還是不能落下的。自院試之後,除了四書五經,林遠秋的學習重點大多放在了策論上。從鄉試歷年真題卷中,林遠秋發現,策論才是重點。

這也不難理解,畢竟若考中舉人,就有了做官的資格。

而策論大多和當前時政,以及治理獻策有關,可謂與為官為政有直接的聯系。

所以想考好鄉試,必得會制一手好策。

春梅的婚期就在三月。

送嫁妝的那日,整個小高山村幾乎炸開了鍋。

誰來告訴他們,這六畝嫁妝田咋回事啊?哪有嫁孫女這麽個嫁法的,這林大貴和吳氏莫非都老糊塗了吧。

還有,他們家那個春秀今年多大了?有沒有到了說親的年紀啊?

“哎呦,我得趕快替娘家侄子打聽打聽。”

一瘦臉婦人心情激動,這可是六畝水田啊。

有腦袋瓜靈清一些的婦人忍不住潑冷水,“我說林田家的,你還是省省這個力氣吧,也不想想,既然大貴這麽舍得給孫女陪嫁,你覺得他會把孫女嫁到你娘家那個窮山溝吃苦去?”

眾人搖頭,當然不可能,不說舍不舍得,就憑林遠秋秀才的身份,也不可能把姐姐往差裏嫁,沒看春梅的夫家是鎮上的富戶嗎。

此時此刻,村民們才真正認識到了與林大貴家的差距。

……

送大姐出嫁後,林遠秋又回歸到了學習上。

雖因著如今的秀才身份,周夫子對他要寬松了許多,可林遠秋有自己的自覺,在仕途上他也只邁了一小步呢,遠沒到松懈的時候。

至於賣畫的事,自然也是不能少的。

幾乎每次旬假結束後,林遠秋都會拿著新的畫作或定制的菩薩畫像,去一趟胡掌櫃的書畫鋪子。

現下“桃源山人”的畫作,在橫溪鎮乃至整個周善縣都已有名氣,特別是菩薩畫像,用求過於供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買的人多了,掙到的銀錢也就多了,如今林遠秋的論語書冊裏,已有不下二十張的銀票夾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