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大司徒的貨幣議事(第3/3頁)

造錢反而賠錢,你說這事兒整的!

也難怪辛相素日看銅子兒叫一個心疼:花錢也就罷了,鑄錢也是‘花錢’!

**

想到辛相,姜握手裏一直把玩著一枚銅錢一頓。

辛相在致仕前還上過一封奏疏,涉及缺錢。

不,準確來說,是缺銅。

其實我國的礦產一直是不夠用,銅錢短缺是從貞觀年間就有所顯現,在歷史上,終唐一朝會越來越嚴重,甚至鬧起錢荒。

歷史上,唐代律法曾數次規定:“市井交易,以綾羅、絹、布、雜貨與錢兼用。”“十貫錢已上,即須兼用匹段。”*

後來荒到一定程度,國家還直接用律法逼迫官員和商人把銅錢拿出來,不得囤積,定‘積錢以七千緡為頂’,多的一旦被查到就沒入官府。

甚至,還不許民間鑄銅器,要求佛像等均不準用銅,搞得女娘們都差點沒有銅鏡照。

缺銅程度,可見一斑。

而至於金銀……

姜握又想起多年前與辛相的一次對話。

那是她告知辛相倭國有大量銀礦之前——

她拿著一枚大食國的銀幣問當時的戶部尚書道:“辛尚書,除了咱們用銅錢於市,許多番邦外族,都是用銀幣的。”

當時辛茂將就對她解釋道:“

姜侍郎(彼時姜握還只是吏部侍郎)是長在宮闈內的,大約見多了金銀器皿。但實則,大唐的金銀礦都很少——朝中還有定規,六品以下官員,不得用純銀器皿。”

想用銀幣來代替銅幣,非得有大量外貿以及大量白銀流入後才可行。

當時姜握就在想:與西域貿易往來,商人們用的既然是銅幣,自多有銅錢外流。

可以說……給本就不富裕(銅)的家庭,雪上加霜了。

因而這些年,從倭國一船船運來的銀礦,其實在本朝流通的不多,絕大部分都用於了對外貿易,極大減少了中原之銅的流出。

比如吳英出海,帶走的肯定也不是本國的銅錢貨幣,而是就地取材,從倭國走的時候以金銀裝船。

同時朝廷在各州,尤其是胡商來往最多的兩京東西市(長安)、南北市(洛陽),都設置官方銀坊。

令民間商人也便於兌換金銀進行貿易。

其實能從官方用銅錢兌換金銀,商人們也樂於如此:一來銅幣占地太大,每回出門拉那麽多銅錢占了多少貨物的空間啊,極為浪費。

一來也是,許多西域國家根本不認銅錢啊!收藏一個兩個的沒問題,但大宗交易,人家就認本國也能流通的金銀。

故而這些年來,姜握也算是拆東墻補西墻,拆倭國的墻,補本朝外貿銅錢外流的口子。

**

她看向手裏的第一版紙幣。

因紙幣的成本問題,第一版紙幣最小的數額也定成了五十文。那麽大多數百姓,日用的還是銅幣——一下子要花出去五十文,在百姓眼裏就不是隨手的支出了。而五十文以下的錢幣,也比較便於攜帶。

紙幣也只是加速錢幣流通,便於生產物資交流的一種方式而已。

畢竟之前曾有州縣官員上過奏疏:因本地銅錢多被南來北往的商戶通過買賣帶走,本地銅錢吃緊,有的州縣不得不禁止錢幣外流,但如此一來,此地便商賈絕足不來,又很影響本地百姓的生活。[2]

隨著生產水平的發展,商品流通的加快,金屬貨幣的短缺會越發明顯。

紙幣在人類漫長的貨幣史上產生,亦是有其必然性的。

姜握將手裏的幾枚銅錢擲於紙幣之上。

**

這日的大議事結束後,姜握來到了將作監。

然而見到她,王鳴珂沒有往日的歡喜,她只是從堆滿了紙張的條案後擡起頭來:“太忙了。你自己坐自己倒茶喝啊。”

等姜握坐下,她又警惕擡頭看向落座之人:“你不是來給我布置新公務的,對吧?”

姜握笑道:“怎麽會呢,我只是來看望好友的。”

不知為何,姜握看王鳴珂的眼神,還覺得頗為熟悉。

她給自己倒了一杯茶,又給王鳴珂倒了一杯,然後想了起來——

這不就是王神玉說起‘慈不掌兵善不為官’時,看她的眼神嘛。

果然姓氏相同,祖上是一家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