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奉親長安

鎮國公主府的滿月宴,恰是在天授二年的冬至休沐中。

冬至乃大節。

用王相的話說,便是:“冬至當安身靜體,百僚絕事。”是絕不能做什麽公務的。

其實這句話,也是《禮儀制》裏頭所記載——別看王神玉平時對禮法、禮儀事也未如何重視。

但事涉放假,那必然立刻奉如圭臬。

當真就是一個:我所需即為精華,當取而用之。

*

既在休沐中,鎮國公主府的筵席就更加熱鬧齊全,百官皆親至為賀。

按照神都中的新俗,如今宴飲之事,漸不分什麽前院官客(男客)、後宅堂客(女賓)。

也實在是分不開。

然而席上有一人,今日卻是十分懷念,過去作為堂客坐在後宅的感覺,那便是千金公主。

畢竟,若是坐在後宅,就不用跟大司徒同席,也不用經歷這一切了——

陛下是早定了會親至小郡主的滿月宴,但聖駕自是最後才降臨。

在此前,眾人便在上了茶點的席間閑談。

也不知是誰,就提起了陛下新擬定的後宮位分。

此時,千金公主尚能從容。

然而,很快,她就失去了笑容。

說起來,千金公主因是李唐宗親裏最早投向聖神皇帝的,便得了加五百戶實封的獎賞。

於是許多後知後覺磨磨蹭蹭的李唐宗親,雖然有時會背地裏嘴她精於諂媚,但也不得不感慨,甚至佩服千金公主行動力極強,敢想敢幹,永遠沖在討好皇帝(不管是哪個皇帝)的第一線。

比如,她是第一個給聖神皇帝後宮裏送人的。

真是會做人啊。

此時便有一個李氏郡公,一來為了奉承千金公主,二來也是為了打探消息,主動起了話頭:“說來,還是千金堂姑是頭一份的體貼,特意挑了人送進宮服侍陛下。”

千金公主:……這麽多茶點,怎麽還堵不上有些人的破嘴。

誰是你堂姑,別挨我!

那李氏郡公卻完全沒有領會到千金公主眼神,他沉浸在想打聽消息的情緒中:從千金公主送人到現在,也有一年了。

這一年來,雖陸陸續續聽說有不少人家給陛下送各色擅藝的樂伎、良家子等後宮人,但似乎沒聽說有什麽得寵的。

不過應當是他們這些人身份地位不夠,打聽不到宮闈之事。

畢竟聖神皇帝在他們識趣後,能留他們一個爵位,已經是開恩,自不能像原來一樣作為皇親國戚出入宮廷——哪怕皇帝不認武氏宗親,也輪不到他們這些李唐宗親啊。

認真算來,他們現在只能算是……後族親戚。

只是聖神皇帝看在先帝的顏面上,再留一代爵位罷了。

既已經被挪出了宗正寺,那這爵位,當然就不能再傳給兒女。

由不得他們不心急,想要尋法子討好下皇帝。

他們不能出入宮廷,但千金公主還是比較有體面,且又是女子,還是可以入宮請安的。

於是李氏郡公刨根問底道:“如今後宮位分已定。不知堂姑送進宮的那位,將要封一個什麽位分?”言下之意,給我們透漏點陛下的喜好唄,有好處大家分一分好不好?

千金公主:什麽位分?宦官位分!

這福氣給你要不要啊?

見千金公主冷著一張臉,那李氏郡公只好怏怏罷了,覺得這堂姑好生小氣,只想著自己討好陛下,絲毫不念親戚之情。

然而,對千金公主來說,這還不是最慘的,最慘的是,這種女帝後宮位分的新鮮話題,以她們的桌案為圓心,很快傳播出去,形成了熱議的話題。

千金公主鐵青的臉色根本阻止不能,她眼睜睜看著這熱度蔓延到主桌。

此時只有鎮國公主與大司徒分左右坐了主桌,留了正座給陛下。

千金公主痛恨自己的好視力——她眼睜睜看到話題傳到大司徒那裏,然後,大司徒轉頭對她笑了笑。

千金公主:這是我的最後一餐了嗎?

一頓佳宴,千金公主自是吃的食不知味提心吊膽。

而其余許多朝臣,心思也都不在鎮國公主府的佳肴美酒上。

尤其是聖神皇帝親至,給小郡主正式賜名為‘赪’,更彰皇帝對鎮國公主府的看重。

朝臣們心知肚明。

該要拜見新的皇儲了。

*

果然,天授二年的臘月。

在鎮國公主修養月余,重新立於朝堂之後——

帝正式下冊書,立皇儲!

朝堂有度,天子之言規制有七:諸如冊書、詔書(制書)、敕書等,其中最要緊最鄭重的便是冊書。

唯有冊封皇後與皇儲諸王可用。

因此,這也是聖神皇帝登基以來,第一道冊書。

鎮國安定公主武曜初,臨軒受冊命,是為皇儲。

是日,大司徒為冊封使,授冊書於皇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