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一條錯誤的蚯蚓(第2/3頁)

讓他略微頓住的,是在看到這位大司徒後,想起了自己‘欲求娶大司徒弟子’的打算,正在心內飛速盤算。

真是耳聞不如眼見。

方才他那一下‘遲疑請安’,也試驗了出來一事:皇帝姑母是真的很信重這位宰相。

那若是他的打算能成……

武三思自己並沒察覺到,他自以為在隱秘打量大司徒,然而落在眼前這兩位歷經無數世事的帝相眼裏,他的心思有多麽明白——

那眼神中的垂涎、算計、甚至有幾分他自己都未必察覺,但已經帶出來的嫉妒憤恨,一覽無余。

*

令人不適的眼神落在自己身上,姜握不由再次看了一眼武三思。

方才,姜握只在武三思進門的時候,看了一眼,就沒再看了。

她想起了陛下的兩位兄長——

當年她才剛入吏部做侍郎的時候,正好經手皇後對那兩位的處置:武元慶至龍州(廣西),武元爽至振州(海南)。

十來年後,這兩人俱病故。

而就沖武三思敢於打婉兒主意這一點,武三思在她眼裏,跟那兩位已經差不多了。

就是有的人活著,但其實已經死了。

其實這些年,婉兒作為她的弟子,本身又人物格外出眾。尤其是聖神皇帝登基以來,婉兒就立於朝堂之上,百官可見——

怎麽會沒有簪纓之族想要求娶。

但那些家族,起碼行動正常,或者說在權力之下,行止不得不正常而規矩:都是請出族中或是親友裏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輩,先來私下問問大司徒的意思。

若不成者,也絕不糾纏,在外也沒有一句惡言。

力求結不成親,也絕對不能結成仇。

姜握也曾去問過婉兒意思的,然而這時候,就體現出了,婉兒為何跟她是命中注定的師徒。

婉兒跟她十七歲時候說的話一模一樣:“求師父只與旁人說,我命格不宜早婚配吧。”

姜握:啊,這不正是當年她與兩位師父說的話嗎?

於是自此後,她也就按照當年師父所說之言,道‘弟子生來命格奇穎,婚事極難相配。且此卦已過陛下耳,陛下已準小徒婚事自擇。’

交由婉兒自己做主吧。

而此番武家人打婉兒的主意,婉兒自己當然也清楚。

姜握想想婉兒早在他們入神都前就寫好的《處置預案》。

嗯,自求多福是不能了,就看什麽時候無了。

因此,方才姜握見到武三思,唯一的情緒波動,倒是在於那兩個流放之地,讓她想起了白切雞和螺螄粉。

要不午膳就吃白切□□。

正好有‘周王雞’。

而讓姜握再次擡頭的,就是那種如淤泥一般粘在身上的眼神,武三思看向自己,比一個貪婪的盜匪打量一只肥羊更甚。

她忽然想起了……

“蚯蚓。”

那是武家人剛進入神都的時候,有一日她與陛下在九州湖上的一處亭子裏釣魚。

姜握還是堅持用做好的面團狀魚餌,而不願去用活蚯蚓做餌。

哪怕那樣能釣到一種湖底的大魚,她也不願意。

姜握不喜歡蚯蚓,彎曲的扭動的環節的蟲子……別說拎起來了,見到她都覺得寒毛有點起立。

當時皇帝就道:“朕用武家人,如用蚯蚓釣魚。”

人用蚯蚓,可不代表喜歡蚯蚓,更不代表會容忍蚯蚓亂蹦跶!

一條合格的蚯蚓,就應該老老實實待在土甕中,等待被釣魚人拎出來插在魚鉤上,扔下水釣魚用。

而如今的情形,在聖神皇帝看來,便是一條蚯蚓不肯老老實實待在甕裏不說,還扭著非要往人身上爬!

聖神皇帝轉頭,開始逐一看過桌案上的物件:茶壺茶杯是一整套,乃她們素日心愛用慣的,甚至還是從長安帶過來的;裝點心的碟子看起來輕飄飄的份量不夠;而裝著半個西瓜的玻璃盆看起來倒是分量十足,但姜握還正在吃瓜……

皇帝的目光落在桌上最後一件物品上——一只紫銅鏨雲龍紋香爐。

裏面正燃著端午時節最常見的艾葉松香。

那就這個吧。

*

“哐啷——”這是香爐從人身上,滾落到地上的聲音。

這聲巨響間,還夾雜著著武三思下意識痛呼,想到是禦前且皇帝在發怒又趕緊忍住的悶叫。

姜握手裏的勺子落在桌上也顧不得了,她連忙隔著桌子去拉過皇帝的右手來看:“沒有燙到吧。”

方才皇帝抓起案上的香爐,對著武三思劈面就擲了過去。

姜握一驚後,當即瓜也不吃了,勺子也掉了,先傾身去看陛下:雖說紫銅香爐做了雙層,外面並不燙,但皇帝這一取一擲,按照慣性裏面燃著的香塊也會來回晃動,還有火星四迸,說不得就會燙到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