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生老病死

上元三年的春末夏初。

入夜後,風也帶了幾分溫熱的氣息。

紫宸殿中,常燃不滅的驅蚊草藥和薄荷藥油的氣息交纏,混成一種略帶辛辣的奇異草木香氣。

每年夏日,媚娘聞慣了這種氣息,倒覺得比燃各種香料更好,很醒神。

此時她正對著一面琢成蓮花台式的銅鏡梳發。

如今京中世家名門最流行的玻璃鏡,帝後宮中自不會缺。但皇帝因常頭暈目眩的緣故,並不喜歡將亮晶晶的玻璃鏡放在寢室內,就擱在了外頭正屋。

*

銅鏡中多了一個身影。

媚娘手中的梳子被皇帝接過去,他對著銅鏡感嘆道:“媚娘容色如舊。上月曜初的大婚,你穿著與當年冊後時一般的翚翟深青袆衣,朕瞧著與當年毫無分別。”

安定公主選駙馬用了幾乎整整一年,這期間禮部(沒錯,還是禮部,所以許尚書如此那般憔悴)同時也在準備著公主大婚的典儀。

於是正月裏帝後才為安定公主定下駙馬,三月裏,新駙馬就擡進門了。一應按照新改過的公主出降禮制來行。

而大婚後,公主除了與親王大婚一般放了三日的休沐,之後就依舊該上朝上朝,該去署衙去署衙。

倒是駙馬,因開春以來各番邦使團紛紛離開長安,鴻臚寺的差使也就了了。

帝後念及駙馬在公主府上屬於初來乍到,還有許多公主府的規矩禮儀需要學,就未再給駙馬實缺官,只令他領駙馬都尉的虛職俸祿,先在府中熟悉‘做新駙馬的日子’。

這樣一來,倒是大大降低了帝後對於女兒出降的傷感——因一切實在跟過去沒什麽不同。

且這確實不能算是公主‘出’降,只能算是駙馬‘進’門。

帝後的父母心腸得到了安慰後,已經愉快決定到時候給太平也如此行。

而此時,媚娘聽皇帝如此說,就笑道:“兒女皆已成婚,怎麽會與當年毫無分別?”

不過……媚娘對著鏡子,她也覺得自己未有絲毫暮態。

哪怕偶然會從鬢邊發現一根兩根的白發,哪怕眼角在笑起來的時候,會有細細的歲月留下的紋路。

但任何人看到她,都絕不會想到‘暮氣’二字。

或許是天生如此,也或許是宮中各色膳食補品保養得宜的緣故,但媚娘倒是更相信之前姜沃玩笑似的說起一句話:“權力,是最好的美容劑。”

媚娘能深切感受到,自她攝政來的每一日,在她逐漸握緊權柄的每一日,她都精力愈加充沛且振奮。

只是,在皇帝面前,媚娘自不能如此說。

尤其是她感受到殿內的溫熱——夏日要來了。

皇帝畏懼每年會讓他病重的夏日,就像是小孩子害怕一定會來的黑夜。

這時候總不能跟皇帝說,她也覺得自己依舊精神滿滿,不遜當年。

於是媚娘溫聲道:“陛下,人都會老去的,且我比陛下還要年長。”她撩起鬢邊的烏發細細尋著,好在找到一根白發,就給皇帝看。

皇帝放下了梳子。

他惆悵道:“是啊,人之在世,總有生老病死。若是臨去前,心知子孫皆安諸事鹹宜,就是福氣了。可惜……”

可惜,他現在完全不能心安。

儲位之事,一直是壓在他心口挪不去的巨石。

若說原來,他還總想著把太子掰過來,可現在是……掰都不敢掰了,不,是戳都不敢戳了。

說來,姜沃看皇帝是美人燈,殊不知,皇帝看太子,才是像看美人燈。

這一兩年,尤其是近半年來,太子著實多病,別說禮部之事和朝政了,就連東宮一應事務,也是外交屬臣,內交太子妃。

太子專心養病尚不及,皇帝怎麽可能再去逼迫孩子。

說到底,太子也是個‘官職’,皇帝對太子的不滿,是對孩子做這個‘官職’做的不好而不滿。

但他絕不希望孩子的安危有礙。

作為父親對孩子的心,和作為帝王對繼承人的心產生矛盾時,當心愛的孩子卻不是合格的繼承人……皇帝是真的體會到了父皇當年的為難。

“陛下。”

皇帝感覺到媚娘握住他的手,就點點頭。

兩人走到今日,很多話不用說出口,彼此也俱分明——

皇帝也清楚:急不來的,時間會給他最後的答案。

時間一天天過去,

太子或許會身體康健起來,皇帝甚至還在期盼著,大病過一遭後,弘兒連性子都會改好。

當然,弘兒或許也會病弱到再也不能做一個太子,東宮終究要易儲。

又或者,皇帝想起明年就能入朝的幼子李旦:這孩子一直溫吞吞的不見優長之處,但卻也不見劣跡,入朝歷練一下,說不準是個合格的繼承人。

再者,太子也成婚兩年多了,如果太子妃能有育嫡子,他會珍惜這個‘再來一次’的機會,爭取培養出來一個‘好聖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