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先四十年與後四十年

碎葉川。

西突厥故地。

外頭天寒地凍,裴行儉坐在阿史那都支的突厥大帳中,倒是覺得還好。畢竟作為自封的‘十姓可汗’,居住環境還是不錯的,以厚氈為墻,隔絕了不少外頭的寒意。

郭元振進門時,因從冷到熱,還有些不慣。

他是來送京中詔令的。

“裴相?”

見裴行儉看了詔令後,—時不言,郭元振不由問詢道究竟是帶著俘虜返回長安,還是繼續送波斯王子回去受封,再或者……要不要去鄯州前線打仗啊。

不比吐谷渾那邊,吐蕃王攻城不成而退,鄯州的戰事還在進行中。

“先不動。”

郭元振微微一怔。

沒錯,裴行儉收到指令,就是暫時呆在碎葉川先不動。同時,還有一項任務隨之而來一—深入調查分析安西情況,寫幾份文書。

還是命題作文:

第—個題目:《論未來四十年大唐在西域經營和管控》

這種未來x十年的規劃,聽起來有點耳熟啊,像是姜相會寫的公文。

至於為什麽是四十年,裴行儉稍微在心中—算就了然。

果然,下—個題目就是:《自太宗皇帝設立尹州起,四十年來大唐在西域的經略總結》

之所以要寫關於西域的未來四十年規劃……正是因為,大唐的力量從中原輻射到西域來,至今正好四十年!

總結過去的四十年,規劃未來的四十年。

看到這兩個題目,裴行儉越發確定出題人是誰了。

故而裴行儉方才沉吟片刻,正是見了這兩個題目後,忍不住當即開始頭腦風暴。

還是郭元振把他從沉思中驚醒:這是兩份需要好好寫的公文,並非能即刻落筆寫成。

還是先安排當前的工作,比如,先……清點一下阿史那都支的小金庫。這並不是私人財產,畢竟他私人都屬於大唐了,回長安後就該加入大唐歌舞團了。

而方才接到的詔書裏,天後也提起了此事,並且很大方地表示:只需將繳獲的馬匹劍戟等軍備之物,交給安西都護府即可。

至於繳獲的阿史那都支等人的所有財物細軟,三成直接賞給裴行儉,其余也盡數由他分配,不必報於京中。

畢竟是‘就地勞軍’,該犒勞的就要犒勞。

裴行儉就令郭元振去清點—下阿史那都支的財物。

說完後,就見眼前這個年輕將領憨厚—笑,甚至笑容裏還帶了幾分羞澀—一“回裴相,已經封存清點完了。”

裴行儉:年輕人很上道啊。

他起身走去看封存的財產,還不忘問起波斯王子怎麽樣了。說起這事兒來,裴行儉也有點不好意思:雖然他奔襲了五日沒什麽事,但波斯王子到了碎葉川後,卻是‘呱唧’就躺倒了,著實歇了好幾日。

郭元振陪同裴行儉一同去看繳獲財物的路上,也不由問起:“裴相,咱們難道真送波斯王子回去繼承王位?可他們哪兒還有國啊?”

這話……倒是也沒錯。

別的屬國是王在當地,然後送兒子來長安做質子。但波斯的情況就很特殊了:當年到大唐的時候,是國王和王子都來了。

沒法不來,畢竟國家被大食國(阿拉伯帝國)滅了,來跟大唐搬救兵。

裴行儉還記得當年波斯國王卑路斯,帶著年紀還小的泥涅師王子到長安求援的情形。

不過當時皇帝實在沒空管這萬裏之外,被大食欺負的波斯一一因當時是永徽年間門,皇帝自己還在被舅舅欺負呢!朝上謀反案那是一樁接著一樁,皇帝光顧著‘哭’他家親戚輪番上陣謀反了。

什麽波斯,先往後排排。

於是波斯國王就把王子留下,自己回去了。

當然,波斯是回不去了,他只能去到與大食接壤的,—樣被大食欺負的吐火羅國,組織波斯舊臣故民,開始反抗大食。

直到皇帝把舅舅送到黔州去種葡萄後好幾年,這才開始料理波斯事。

設立了波斯都督府,大唐西域的駐軍,時不時會幫助一下頂不住大食國的吐火羅。

說白了,就是把吐火羅當成吐谷渾用了(正好還都是吐字輩)。

吐谷渾隔絕吐蕃和大唐。

吐火羅隔絕大食和大唐。

這兩個國家,因為地理位置的關系,也是倒了黴了。

作為大國之間門的緩沖帶,明明不在地震帶上,過的卻也是動不動就地震的日子。

“去歲,波斯王卑路斯過世。”

所以他們才要送波斯王子回去繼任王位,繼續領導波斯的殘余勢力。

故而說白了,他們說的送波斯王子回國,其實也不是回他自己的國了,只是回到臨近大食的吐火羅去。

其實在波斯王子出京的時候,姜沃就感慨過:這個王子啊,過得就是慕容復的日子啊,要子承父業,日復一日堅持著希望渺茫的復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