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紙張之貴(第2/3頁)

媚娘沒忍住當場笑出了聲。

然後笑過後,媚娘又是一嘆。

她眼前不由就浮現出另外一張面容——那幾年,每回見了姜沃,辛尚書眼中就會迸發出金子一般的喜悅。

她如今,到了哪裏呢?從海外之地回來了嗎?

真令人懸心。

直到曜初再次開口,媚娘才回神。

“父皇猜的真準,此事還真是辛侍中提出來的,他特意到出版署找了女兒。問起女兒,有無能代替剡紙的公文紙張。”

說來,官方向當地征買剡紙,當然不會如讀書人買剡紙一般,有時候還需要支付‘溢價’和‘黃牛價’。

朝廷大量征買這種剡紙,只需要抹平當地署衙的成本就夠了。

但問題就在於這裏,剡紙的成本逐年變高,有些無法控制起來——畢竟從晉代起,剡紙就是‘高档’‘朝堂’的代言,自然是追捧者眾,每年消耗量巨大。然而剡紙的原材料,剡溪古藤,生長速度可是趕不上被砍伐的速度。

因而這些年古藤越來越少,剡紙的造價成本也就越來越高。

辛侍中雖然現在是門下省的宰相,但他對朝廷財政問題一向是最關心的。

他敏銳地發現了剡紙逐年昂貴的情況,尤其是今歲剡紙價格再創新高後,辛茂將曲指算一算京中各署衙每日要消耗的紙張數量……算完後就立刻心疼地捂住了胸口。

都等不到第二天,辛茂將立刻就往中書省去,與唯一的中書令王神玉商議,讓他起草一道詔令,限制各署衙每日用剡紙的數量。

這種只涉及辦公用品的小事,也不用天後專門批,辛茂將催促道:“你中書省起草,我門下省接著就批,明日就讓各署衙執行!可不能每日再用如此多剡紙了,哪裏是過日子的常法?”

王神玉:……

作為一個生活質量極高,平時他自己寫字作畫,甚至都看不上朝廷所用的剡紙,會用更高档羅紋玉版紙的人,王神玉覺得——

這破班,是一天沒法上了!不給批準退休,又不給合得來的同僚,還不給省心的下屬,現在連公文紙都不準備給了?

於是他拒絕起草這道詔令,還難得學著陛下開始陰陽別人道:“辛相若要節省各署衙的開支,何必只限制用剡紙?幹脆直接停用剡紙豈不更省錢?”

“這樣吧,辛相,你一人發我們一個沙盤,我們都用樹枝子在沙子上寫字,然後端給天後看如何?”

辛侍中認真搖頭道:“王相這話說的——沙盤還用朝廷發?你們自己從家中拿一個就是了。”

說著目光還在王神玉院中梭巡起來:“那盆花邊上放著的瓷盤就不錯。”

王神玉氣的,當即起身拂袖而去。

他都走到門口了,才想起來,不對啊,這是他中書省,他能走到哪兒去?

於是憋著一口氣轉身回來:“老辛,你這法子不對,紙不是省出來的——每日這麽多正式公文要發布,更要存档留存多年,不用好紙是不行的。”

王神玉也不是不通庶務,不知人間煙火,算不出朝廷每日用紙就是很大的開銷。

相反,他很清楚剡紙貴,且哪怕是他,平時起草公文,隨手試墨也不會浪費到用剡紙玉版紙,都是用尋常麻紙。各署衙自然都是如此——但正式公文,還是要用質量好的紙來寫錄。

所謂‘紙壽千年’,那是指好紙。

王神玉出身太原王氏,家中自有許多藏書:同樣是百年前的古籍,紙張的不同,保存下來的程度就完全不同。

所以寫公文所需的質地上佳之好紙,是省不得的。他們現在還時常會回到太極宮,翻查貞觀年間,甚至武德年間的各種公文。

正因用的是質地合格的紙,才能時隔幾十年依舊不腐不壞。

不過……

王神玉忽然想起一件事:“你若是想在紙張上儉省,我給你指條明路。你去出版署尋安定公主,問問她有無能代替剡紙的公文紙。”

辛侍中起初還搖頭呢:“不行,我見過出版署那所謂‘報紙’的紙張,質地不行的。”

王神玉忍不住道:“別光盯著銀錢,轉一轉彎吧老辛。”

“出版署只用那種紙張,必然是因為其造價最低,畢竟‘報紙’要的就是一個量大,紙張的質地湊活著能印上油墨字能看清楚就行——但他們既然會造這種新紙,你怎麽知道他們做不出別的適用於公文的紙張?”

“啊!”辛侍中如夢初醒。

“我這就去尋安定公主!”

走到門口,辛茂將忽然又停下道:“說起出版署……唉,王相與姜侯私交甚篤,可知姜侯何時回京?”

辛侍中真的頗為懷念姜侯在京中時,帶給他的‘銀錢’安全感。

如果此時姜侯還在京中,這種剡紙太貴的事兒,他一定會尋姜侯商量。從許多年前的倭國銀礦,到混凝土路到玻璃……讓辛侍中心裏認定,跟搞錢或者省錢有關的事兒,姜侯肯定有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