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皇帝的實況模擬

鹹亨之初,朝堂之上氛圍便異常肅穆沉重。

說來年號鹹亨,原本取自《易經》中‘品物鹹亨’,乃萬事鹹宜,諸事安順之意。

然而這一年從開頭,就完全不順。

年初,燕國夫人過世。

燕國夫人盧從璧,原本也是範陽盧氏出身的世家女,可惜剛出嫁沒幾年夫家就涉謀反大罪,她受牽連沒入掖庭。

後長孫皇後將其選為幼子李治的乳母。前二十幾年,也算是人生跌宕起伏了。

自此,盧夫人一直照顧晉王起居,兢業盡心,用長孫皇後曾感嘆過的話道:“雉奴稍有病弱,便至終日忘餐,達旦不寐。”

後來長孫皇後仙逝,先帝親自撫養幼子。然帝王之尊如何能時時刻刻陪在幼年兒女身邊,那些日子盧夫人自是越發憂勤,照應晉王一應衣食起居。

盧夫人對皇帝來說,已然是親人。

故而信重,先後將東宮與六宮庶務,皆任委之。

這些年來,盧夫人就像是一盞廊下的燈籠,永遠溫和明亮掛在那裏,因太恒定不變,以至於存在感都不強。然一旦熄滅,才讓人覺出那是一片挖空似的黑暗。

皇帝聞此噩耗,哀痛至病。

病榻之上,不忘親筆寫就聖旨,“燕國夫人喪事所需,一並由宮中供給。”另外指了禮部一位五品官去為燕國夫人治喪。

*

紫宸宮中,媚娘將藥盞輕輕放到皇帝手裏。

皇帝端著卻一時沒有喝,語氣說不出的沉悶:“媚娘,朕知道,乳娘她年近七十,算是高壽。無病無痛安然而逝,這也是難得的福氣,然……”

媚娘聲音低而溫和:“然心不由人。”

皇帝低頭看著手裏的藥碗,霧氣蒙蒙一片迷糊。

說來,這些年他雖常風疾發作以至頭痛。但其實痛久了倒是有些習慣,且還有止疼的丸藥能吃。

對他影響最大的,反而是目眩和視物不清。

他這些年越發看不了奏疏了。

而年前江夏王和如今盧夫人的睡夢中驟逝,不免讓皇帝開始擔憂,自己若是也忽然過世會如何。

皇帝心道:不光他如此想,每一回他病了,估計朝臣們也在心裏盤算,若是皇帝駕崩該怎樣應對吧。

他擡眼看了一眼坐在面前的媚娘,她也像這一盞藥一樣,輪廓模糊似暈開。

正因看不太清,在他心裏,媚娘便一直沒有變過。

“媚娘,朕有個打算。”

“朝臣們未必知道,但媚娘必然清楚,朕的目眩愈重精力愈差。”

“之前朕還能與你一並上朝聽取政事,之後……”其實近幾年,尤其是夏天,皇帝只有每隔十五日的大朝會,才會勉力堅持著上朝。其余日子的常朝,基本都停了。

但偌大國家,朝堂之事多如牛毛,不可能都能等十五日才回稟一次。

故而朝臣們凡有事急需回稟,便至紫宸宮——皇帝有時候在有時候不在,大半是只有皇後聽著做出決斷。

若事大,皇後還會召見相應各部朝臣,甚至直接就將三省六部的宰輔尚書們都叫來共同商議——這樣算來,除了地點不在正式上朝的殿宇,整個流程其實與常朝無異了。

二聖臨朝,從最開始的皇後只是坐在珠簾後面聽一聽一言不發,到如今,常朝基本已由皇後一人聽朝。

十余年來,漸變至此。

皇帝喝掉了碗中的藥,這才道:“待下月起,讓太子試著監國料理庶務吧。但一應軍國大事,則交由皇後來決斷。”

媚娘不由道:“陛下。”一應軍國大事……

皇帝忽然笑了,擡手打斷媚娘的話:“朕信得過媚娘,接下來朕就好好養病。若無極要緊,連媚娘也拿不準的軍國大事,可不必來問朕。”

說來,皇帝雖看不太清媚娘,但媚娘能看清眼前的皇帝。他面色蒼白如紙,唇色帶著一種郁紫。因常年多思病痛蹙眉,以至於現在哪怕不皺眉,眉心間也帶著淺淺的豎紋。

今日這一番談話,他幾乎是賦予了自己皇帝的全部權力。

但媚娘也從未有一刻更深切地認識到,正是因為眼前的皇帝還在,她這個皇後才能拿到幾乎全部的皇權。

帝。後。

他們是如此緊密的政治共同體。

他需要她才能完成設想中的朝局穩定與格局。她需要他,才能獲得世人認可的,如今最高的權力。

那……將來呢?

**

尚書省內,姜沃見到了這道由北門學士擬的詔書,令太子監國理庶務。

她很快也反應過來:皇帝,這是在實況模擬他不在以後的政治秩序。

姜沃忽然想起了城建署的試驗。

從現在起,皇帝對未來朝堂的格局,不只停留在計劃上,而是開始真正實驗試錯了:他不再想著先教導好太子,不,應當是是覺得自己沒有時間,再手把手教到太子滿意再讓太子接過‘韁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