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殺雞儆猴

三月初一朝會畢。

金紋銅鐘之音響徹殿宇。

二聖先起駕離了含元殿後,便是一直隨朝聽事,但今日未發一言的太子殿下再行。

接下來才是朝臣們按官職自前而後,魚貫退朝。

論序,自是尚書左仆射李勣走在先,余下宰輔按拜相資歷再動。但今日,英國公卻擡手:“請江夏王、邢國公先行。”

兩人都是一怔。

尤其是蘇定方,下意識搖頭道:“百官按職退朝,我如何能行於英國公前。”

李勣堅持道:“今日乃二位以軍功登淩煙之日,諸臣當敬功不敬位。”

“請!”

聞英國公此言,江夏王和蘇定方就不再推辭,皆以軍中禮與李勣大將軍互見。

之後兩人便在所有朝臣的注目中,順著含元殿內鋪設的如鏡黑石地磚,帶著此生圓滿的榮耀,走出了殿門。

走入了大唐的春日盛景。

*

李勣負手站在原地,目送他們出門。

直到兩位踏出門檻,他才如往日朝會般,與諸位宰輔頷首致意後,才動步離開了含元殿。

按資歷,中書令杜正倫隨在後。

姜沃在宰相裏資歷最淺,自然要等著最後走。

她站在原地,再次打開她系統裏的筆記本,記錄大將軍方才的言行。

這也太會做人了。

這兩年在尚書省內,做英國公的副手,實在受益匪淺。

姜沃在系統中奮筆疾書,也不妨礙她一心二用,應付眼前的寒暄——

許敬宗正站在她面前,與她描補方才之事。臉上是誠摯到讓人難以生起懷疑的和氣笑容:“姜相今日之言,實是敷奏明敏。”然後婉轉與她解釋下,自己方才可不是搶功,就是聽聞此事‘氣魄’,不禁動容而起。

直接把自己的搶功,美化成了仗義之舉。

許敬宗的文化造詣確實高言辭極動人,神色也很完美,若是不熟知他性情的人,聽這一番話只怕就要信了。

姜沃也只含笑聽完。

然後帶了幾分唏噓道:“多謝許侍中直言。”

她如此這般,許敬宗倒是愣住了。

說來,許敬宗知道,因為李義府的關系,姜相與他一直頗為疏冷,凡事都是公事公辦的態度。這好像還是第一次,她對著自己露出了些感喟之意。

許敬宗:……這倒是讓我心裏更沒底了好不好!

而接下來,還沒等他繼續說話,就聽眼前人先截斷道:“許侍中深明禮儀,甚通文典。擬定淩煙閣文臣之功時,若有難處,我一定去向許侍中請教。”

許敬宗:這下有底了——‘若有難處再請教他’,就是讓他平時離遠點別插手唄!

還是被記仇了。

其實都在朝堂為官,彼此爭權奪利,許敬宗不介意被人記仇和忌憚。但啥也沒撈著就被吏部尚書記仇也太虧了。

許敬宗再次郁悶而去,路過朝堂之上臉色煞白混合著鐵青的李敬玄,不由嫌棄加遷怒地看了一眼。

要是沒本事,就別惹這事啊!

煩死!

許敬宗這一眼,失魂落魄中的李敬玄並未注意到。

但當姜相走過他身旁,那雙如同冷然深泉一般的雙目望過來,李敬玄便如同驚弓之鳥一般往後退了一步。

李敬玄身邊的幾個禦史台朝臣立刻遠離了他一點——萬一有雷,可別連累到我。

見姜相也只是看了他一眼就走了,李敬玄狂跳的心口才漸漸平靜下來——

作為世家之臣,雖然看不慣這位姜相,但此刻李敬玄不得不慶幸,這位姜相執掌吏部,從來是銓衡官員褒貶得當。從未聽說過她著意整過哪位朝臣,皆是按吏部定規做事。

那還好,自己接下來只要小心謹慎不犯錯,以姜相一貫的行事,應當也不會折騰自己。

*

而這日漫長的大朝會後,姜沃剛回到尚書省,李勣大將軍就要單獨尋她談話。

姜沃隨著傳話的小吏來到尚書左仆射的獨門獨戶小院中。

說來,姜沃的每一位頂頭上司的院落,風格都異。

太史局內兩位師父就不說了,只說後來王老尚書與王神玉,那便是兩個極端:一個恨不得樸素到像石窟,一個則恨不得雅致似天宮。

到了李勣大將軍這裏又是一變。

他院中多兵戈之氣。

屋內亦然。

姜沃進門,一眼就看到一整面墻上掛著的大唐輿圖。與兵部那幅最大的輿圖一模一樣。

姜沃的目光不由落在上面。

說來,她是從去年起,才對大唐邊境線徹底熟諳起來的——去歲泰山封禪,帝詔諸邊關防守緊要州府官員不必前往泰山下隨行封禪,李勣大將軍就帶著她與吏部、兵部數位官員,按照此輿圖,一個個邊境州府厘過去。

打那起就徹底熟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