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封後大典與就任吏部

永徽五年,四月末。

冊立皇後大典前夜。

立政殿後殿早專門騰出一間單獨的屋舍,將帝後明日大典要用的冠服備好。

送來前,殿中省與尚衣局已經檢查過千百遍了。

立政殿的宮人接手過來後,又每日要查驗數十遍。

而今夜,帝後二人還是攜手親眼來看冠服。

屋舍東側擺的是皇帝的十二旒冕,懸著的是玄衣纁裳,十二章紋袞袍。

西側則是冊立皇後時,後需著的袆衣並花十二樹頭飾。

兩人先走到屋東側,媚娘細細看過天子十二旒冕上的顆顆白玉珠,回首明媚笑道:“陛下的冕冠更要緊——畢竟明兒陛下要於太極殿、於百官前,臨軒命使宣詔冊後。”

“我只在殿中等著領受冊印即可。”

皇帝負手而笑:“還是細看看你的皇後花樹吧——朕還要與你一並到肅義門去見百官呢。”

媚娘的手拂過天子冕,玉珠在她指尖處轉動,微微碰撞出清潤的聲音。

她回首凝視皇帝,目光中有真切動容:“肅義門百官朝見事,我深感陛下之厚意。”

*

姜宅。

姜沃仰頭望著星辰。

崔朝自廊下走來:“還不早些歇著嗎?明兒你可是冊後的副使。”

“有些歡喜的睡不著。”姜沃轉頭:“你來都來了,陪我再走幾回授琮璽吧。”

崔朝不免笑了:“這些日子,單授琮璽這一步,你都走過千百回了。”

他雖如此說,還是進屋取了一個頗具分量的檀木匣子出來——姜沃早向禮部打聽過琮璽與外頭匣盒的尺寸與重量。

之後特意去將作監做了個尺寸一致的檀木盒,又往裏頭裝了些金銀,做到重量等同。

然後捧著這個檀木盒,練習過無數遍當日流程。

那一日,自然要做的無瑕。

她走向媚娘的每一步,最後遞上琮璽的姿儀,都要是她能做到最好的。

“你站在這兒。”讓崔朝站在院中‘扮’皇後,她則退出去,從入門開始演練。

哪怕已經按照要求,‘扮’了無數次準備接琮璽的皇後——

崔朝還是有點不自然。

姜沃見此,就像自家孩子被別人家孩子比下去的家長一樣,痛心疾首道:“你這是怎麽回事呢?”

“看看人家王正卿。當時在太史局、禮部、太常寺的一並圍觀下,排演‘代後行親蠶禮’,也都風雅從容走下來了。”

崔朝聞言扶額而笑:“好,我盡力。”

說著努力站的‘端莊’些。

姜沃這才滿意。

因是最後一夜的‘彩排’,她還特意進屋去換了明日正經的朝服。

如今上朝她按四品吏部侍郎的官職著朱袍。

但明日皇帝特許她按銀青光祿大夫例,著紫袍珮紫授,腰懸鞶囊水蒼玉。

見她走出來,崔朝面容上的笑意,就如同傾瀉一地的月華一般清亮。

這些年來,他看著她先著青衫綠服,又見她換緋衣朱袍,再到今日衣紫而至——

如飄然乘雲,紫氣東來。

崔朝目光追隨著她的身影。

她為皇後的冊封禮歡喜的難入睡,自己何嘗不為她歡喜的難眠。

*

直到又走了數遍,走到姜沃覺得自己明兒哪怕是夢遊,也可以儀態合宜的將琮璽遞與媚娘手中,才停下來。

崔朝才算結束了他的角色扮演。

兩人一並進屋。

姜沃換掉官服,也懶得再穿大衣裳,只穿著中衣抓了件披風裹上,就走出來。

依舊在窗邊站著看星辰。

然後指給崔朝看:“我是依星象卦出的冊後吉日——四月末,恰三星在隅。”

崔朝心中一動:“三星在隅……是詩經中‘綢繆束芻,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見此邂逅?”

姜沃遠望星河光燦:“是。”

今夕何夕,見此邂逅。

*

是夜,英國公府。

李勣於書房燈燭下,將已經爛熟於心的‘冊立皇後’典儀章程又一字不落地看了一遍。

直到有叩門聲輕輕響起。

長孫李敬業走進來,垂首站在跟前:“祖父喚我有吩咐?”

李勣點頭道:“明日冊後大典,是你第一次上太極殿朝堂,禮儀規矩不要出錯。”他明日是冊後正使,自家兒孫自然要比旁的官員更謹言慎行。

今歲朝堂實缺空出來不少,李勣看自己的長孫也十八歲了,就隨手給他劃拉了一個兵部的七品庫部主事官,讓他開始入朝為官。

李敬業應了,又好奇道:“祖父,這回武皇後冊封大典,為何如此特殊?”

李勣擡眼看了長孫一眼。

語氣很淡:“怎麽?”

李敬業倒未察覺到,而是繼續好奇問道:“從前冊立皇後,也只有聖人在太極殿對百官宣詔冊,以及皇後於後宮接詔兩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