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功過(第3/4頁)

但凡新朝,做輿論工作的時候,一定會貶前朝,以表得國之正,是解蒼生於倒懸的大義。

何況隋煬帝楊廣,也實在是個酷烈人物。

三征高句麗勞民傷財。

“這幾年才聽不見那歌了,我小時候還有人唱呢,叫《無向遼東浪死歌》。”劉司正還記得兩句,哼起了一首淒涼的小調:“忽聞官軍至,提刀向前蕩。譬如遼東死,斬頭何所傷。”[2]

“總之是,寧願就死,也不肯再順應官府征兵去高句麗的!”

聽說新羅使臣是為求大唐出兵打高句麗,劉司正覺得自己是白教那女王使節規矩了,估計陛下都不會見她。

姜沃對唐朝到底有沒有打過高句麗記不太清了——主要是大唐盛世,實在是武德充沛,哪個將領手下沒有個滅一國的戰績,都不太拿得出手似的。

不過,就算打也不可能是現在。

國家大事,儲位傳承最要緊。

太子這件事懸而未決,什麽高句麗,什麽新羅倭國,全都得往後稍稍。

這新羅善德女王大概也被高昌國的衰氣傳染了,派使團來的很不是時候。

果然,二鳳皇帝直接因病沒見新羅使團,只是通過鴻臚寺發表了下意見:哦,新羅被打了啊,那朕派個使團去高句麗吧,跟他們說一聲最好以和為貴。

新羅使節心梗:天可汗啊,您這是上墳燒報紙,糊弄鬼啊!

新羅使團原本不肯走,想要繼續在此盤桓磨一磨大唐出兵,鴻臚寺被纏的受不了,又送了兩次折子,把二鳳皇帝給搞煩了,直接表示:守不住自家國土說明君王不行,要不我挑個人去繼承你們新羅王位?

新羅使團這才灰頭土臉跑路了,生怕真的救兵沒請到,倒是請回去一位天可汗封的新羅王。

因太子的事兒不好明說,新羅使團就成了朝野中廣泛交流的話題。繼而把楊廣三征高句麗,隋朝山河破碎的舊事又拎出來掛墻頭。

倒黴的隋煬帝,本來隋亡日久,近些年沒啥人罵他了。

現在又卷土重來,人人都將他的過失拎出來罵了再罵。

朝臣們借此機會紛紛開始寫文罵隋煬帝,實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想以此提醒皇帝,隋朝是怎麽二世而亡的,不就是繼承人沒選好嗎!陛下啊,咱們大唐不能重蹈覆轍啊!

*

九成宮,獸苑。

“隋煬帝所為都是錯的嗎?”

問出這句話的是李治。

媚娘手裏握著小猞猁毛茸茸的尾巴,聽李治這麽問,便道:“不盡然。”

繼上回探討過‘探望太子’事後,這是她與李治第四次在獸苑‘偶遇’。兩人從未約過時間,但似乎有了種細膩而心照不宣的默契。

讓媚娘覺得靠譜的是,李治每回與她談話都非常有禮貌,並未做出一點逾越之舉。

不但如此,每回還都帶著探討的態度,與她討論一些朝局問題——若李治是那種奔著色相來,準備占男女便宜的架勢,媚娘早跑了——在這個情勢下,跟一個皇子鬧出桃色新聞來,只怕性命不保。

媚娘可是很愛惜自己小命的。

而李治這裏,是真想跟能理解他的人說說話。父皇給他分發的屬官,一個比一個正統古板(當然有不正統的想法也不敢跟個小皇子說),以至於李治跟他們說話,還不如自己去看儒家典籍。

唯一一個能理解他的,就是崔朝,還一年半載的回不來!

李治寂寞的在宮裏畫圈圈。

因近來高句麗一事,隋煬帝又被拉出來一遍遍細數亡國過失。昨兒皇帝忽然叫了李治去,讓他回去細想一想,隋煬帝的所作所為是否全是過失,三日後再去回答。

李治想了一夜,已經有了基礎的腹稿。

今日正巧見了媚娘,便拿這個熱門話題來說。

要不說是熱門話題呢,媚娘也覺得巧:“昨夜我與姜太史丞也說起這事兒。”李治只看到她的側臉,覺得像是小荷才露尖尖角那一點粉紅輕白,不由面上一紅,轉過頭去看著猞猁。

兩人說話都看著毛茸茸。

“隋煬帝橫征暴斂、奢靡無度、窮兵黷武等過失不必再說。但也是有遠見的。”

小猞猁特別乖,媚娘可以一點點摸索它的爪子。

媚娘就著猞猁爪子一條條數去:“開科取士,使得寒門有了條登天路,便壓制了門閥;起造洛陽城,也不失為壯舉,畢竟洛陽南北往來較之長安更便捷,一旦有災荒運糧都便宜;修造運河也是同樣的理兒。”

“只是……他凡事做的太快了些,也太暴力了些。”

媚娘想起昨兒姜沃說的話,大概是太史局學算學的緣故,姜沃分析問題跟媚娘不同,總喜歡用數據舉例子——她說起隋煬帝建一座新的洛陽城,竟然只用了十四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