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太祖現(第3/6頁)

“先不忙說這些。”空山先生打了個岔,道:

“你們二位來得最晚,錯過了一些事情,先讓其余諸人自我介紹一番。”

正如朱世禎所說,應天書局十分特殊,應邀入此門的人,不分君臣、不分尊卑,眾人地位平等,共坐一處。

朱世禎只是輕點了一下腦袋,沒有再說話。

而空山先生的目光落向了那包著頭巾的老漢身上,眾人的目光都移了過去,他似是極少受人這樣關注,頓時緊張無比,連忙想要起身,但在空山先生注視之下,爬起身到一半,又連忙跪了回去,雙手交握於胸前,不安的道:

“小老兒是,來自成慶21年,姓孟,叫孟平生,家住金陵城外的寧古村,家裏世代打鐵的。”

他先前沒有自我介紹,但提到了與孟青峰的交易,眾人便下意識的當他所處的年代是永安年,與那綠袍男子同處一個時代。

卻沒料到他提起自己是來自成慶21年,這令得原本見了張輔臣後頗為歡喜的張饒之一下愣住。

“成慶21年?”

他皺眉問了一句,神情頗為嚴肅。

孟平生惴惴不安,小心翼翼的點頭:

“可,可有何不妥之處?”

“成慶23年後,帝王崩,永安帝登位。”張饒之就道:

“而先前那位被買了命的官員,則是死於永安11年的時候。”

中間便有了十三年的時間差——而最重要的,是孟青峰的交易則更早於這孟平生來應天書局之前,也就是說,孟青峰鑄鼎、放鼎之事已經策劃了多年,絕非臨時所想的,而是早有預謀。

如此一來,再結合姚守寧所說的話:此人乃是盜走太祖屍身的道士,便更是證明這道士對大慶朝不懷好意了。

“先前被買命的官員?”

朱世禎聽到這裏,露出好奇之色,道:

“看來我們真的來晚了,錯過了許多的消息。”

“不錯。”空山先生說道:

“但諸位也不必急於一時,先彼此交換身份,後面有些話便好說得多。”

他的話音一落,接著是孫太太起身:

“我來自……”她說了自己所處年代,又提到自己夫家乃河中名門孫家。

誰說話時,朱世禎的目光便落到誰身上,這給了孫太太極大的心理壓力,不止是朱世禎目光銳利,再加上他的身份加成,這幾乎使得孫太太坐立不安,恨不能即刻在這樣的人物面前退走。

若非姚守寧帶來的消息事關她的女兒,她想知道未來發生了什麽事,她可能早就離開了。

“此時距離成化九年是297年之後。”孫太太知道太祖二人後至,錯過了許多消息,再加上他們位於宣武初年,對後世的情況一概不知,便體貼的報出了自己的年代位置,並將中間的時間差都算好了。

她話音一落,張饒之就道:

“我與並舟乃是師徒。”他伸手一指身側的柳並舟,說道:

“我們來自於慶豐17年,距離此時孫老太君所處時空,有41年的差距。”

也就是說,他們與成化年相差了338年之多。

張輔臣的注意力隨即落到了姚守寧身上。

他注意到朱世禎的目光一直放在姚守寧身上,這個少女看上去年紀頗小,最多不過十五六。

她與朱世禎的年紀相差頗大,若朱世禎成婚早些,生孩子早點,恐怕小孩都該有這麽大年歲了。

以張輔臣對朱世禎的了解,他並不認為朱世禎是因為貪圖姚守寧美色。

太祖富有天下,身份非凡,見多了美人,不至於如此失態,想必是有其他緣故。

他初時見姚守寧與柳並舟神態親近,二人面容有幾分相似,還以為這兩人是同行者,但聽張饒之的話說來,好似這少女又來自不同時空。

“我叫姚守寧,來自神啟二十九年……”

她提到這個時間,思緒不由恍惚。

姚守寧腦海裏有個靈光一閃而過,似是想起了什麽事,她下意識的看向柳並舟,還沒說話,下一刻便見朱世禎與張輔臣的目光落到了她身上,將她思緒打亂。

她定了定神,接著道:

“距離此時應天書局是三十三年之後——也就是距離慶豐17年的三十三年之後。”

她這樣一說,眾人對於時間便大概有數了。

眾人介紹完自己,張輔臣便看向張饒之,顯然對於張饒之先前提到的永安十一年的官員頗感興趣。

此人參與了應天書局,但半路不見影蹤,可見是有古怪的。

張饒之便不敢怠慢,將先前那綠袍男子的來歷、故事一一道出。

他言簡意賅,卻將事情說得滴水不漏。

從永安九年皇宮遭遇雷劈,天降大火燒毀宮殿,引發大地動,毀壞神都布局說起,再提到永安帝欲重建皇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