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賽前握手環節結束。

“德國!德國!德國!”

明明第一局是日本隊的發球局, 可觀眾席上的“日本!日本!”完全被“德國!德國!”所覆蓋。

即使是不了解網球的人,也能看出這場比賽是德國隊的主場。

“這種喧鬧的環境會給越智君和越前君造成心理負擔吧?”津美紀有些擔心。

“如果觀眾席上的應援影響到選手的狀態, 選手可以向裁判提出要求, 等觀眾席安靜下來再發球。”

伏黑惠的“解說員”人設不倒。

他看向球場內弟弟的兩位同伴,分析道:“他們應該沒有受到賽場環境的影響。”

正如惠所言,球場上的少年武士和心靈刺客並沒有受到影響。

龍馬甚至樂在其中。

“要在對手的主場擊敗對方, 這樣才夠痛快。”

少年琥珀瞳裏戰意昂揚,“對吧?越智前輩。”

“我對此不感興趣。”

藍挑染的高中生站在底線後的發球位置。在一片給德國隊的應援聲中, 沉著冷靜地拋球揮拍。

解除六成實力的馬赫發球在對面兩人反應過來前落地。

球的殘影在空中形成一道淺色直線, 仿佛月亮的光輝。

嘴上說著“不感興趣”的越智月光用四發“馬赫發球”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一下子逆轉了形式。

會場內鴉雀無聲。

裁判報分:“1:0, 日本隊領先。”

“交換場地。”

台上的觀眾漸漸找回自己的聲音。

“剛才的發球……”

“好球!”

“日本隊竟然有這樣的選手!”

在一片“日本!日本!”的歡呼聲中,須王環露出了第一次走進平民超市、發現速溶咖啡一罐只賣750円時的表情。

“原來網球的速度有這麽快嗎?”

他都沒看清球,第一局就結束了。

“網球發球最快球速的世界紀錄是117米/秒。”

伏黑講解員:“高個子的選手在發球時具有天然優勢,能打出較為完美的平擊球。”

以“馬赫發球”為例的發球絕招在大賽中總是無往不利。

“雖然德國隊的俾斯麥即將轉為職業選手,但月光前輩的‘馬赫發球’也是堪比職業級的發球。”

日本代表隊休息區, 毛利情不自禁為越智的發球叫好。

種島站在長椅後,手肘隨意地搭在椅背上, 用“這個男人果然不可小覷”的語氣評價道:

“如果月光用盡全力打出‘馬赫發球’,那一球的實力恐怕能淩駕於職業選手之上。”

另一邊, 俾斯麥也在叮囑塞弗裏德:“一會兒別打高吊球。”

那招“馬赫發球”的本質是活用身高武器,從3米以上的高度打出完美平擊球。

一旦將球打到高處,就相當於給對方提供了用“馬赫球”全力扣殺回擊的機會。

雖然“馬赫球”並不是完全沒有辦法回擊的招式。

但就算適應了球速、看清了球路,想要將它成功回擊, 也還需要不用引拍就能將球打回的強韌力量。

俾斯麥通過長年累月、風雨無阻地投擲沉重鐵蹄,鍛煉出了能夠回擊“馬赫球”的臂力。

然而塞弗裏德並不具備成功打回‘馬赫球’的身體素質。

考慮到從明天開始的正式比賽,俾斯麥選擇封鎖“馬赫球”。

“對方的下一次發球局在第五局。在此之前, 不要給他打出‘馬赫球’的機會。”

俾斯麥注意到塞弗裏德的走神,頓了頓,“你在聽嗎?賽。”

塞弗裏德回過神。

他從聽到的只字片語中抓取關鍵詞:“不要打高吊球對吧?知道了知道了。”

對面高中生的“馬赫球”確實很厲害,但限制條件也很多,只要不打出機會球,對方就無法用“馬赫”回擊。

接下來只要保住他的發球局,再拿下那個戴帽小子的發球局,就能一口氣追上比分,實現反超。

塞弗裏德走到發球的位置,彈了兩下手中的網球,在拋球的一瞬間,再次對上越智沒有情緒的藍紫色眼瞳。

網球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軟趴趴地撞在球網上。

裁判:“一發失誤。”

在之前交換場地時,越智月光用出了自己的另一項武器。

[精神暗殺]

先用“馬赫發球”給予對手震懾力,再通過“精神暗殺”放大對方內心的壓力,無形之中一舉擊潰對手的精神。

只要一次發球失誤,就很難在短時間內回到平時的狀態。

不愧是越智前輩。

悠鬥坐在選手休息區的長椅上,認真分析這場比賽。

越智前輩今天的比賽節奏比之前對戰跡部前輩和仁王前輩時快上很多。

可能是因為那天的雙打比賽是三盤兩勝制,而今天的表演賽是一盤制。

也可能是因為德國隊的俾斯麥。

就像越智前輩的一發成功率是100%、發球從來不需要發第二次一樣,德國隊的俾斯麥也有一項數值為100%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