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與宋彥的交情

明二老爺問道:“吳家姑娘的親事,我記得也是在十月吧?”

明大老爺點點頭:“比靜姐兒只晚幾日……”

明大老爺頓了頓,繼續說道:“……也是京城。”

明二老爺低頭不語,二太太眼底的眸光卻是亮了又亮,大老爺話裏的這個“也”字,用在這裏,是什麽意思?

明雅嫁到京城,吳家姑娘也是京城?

當然不是。

這個“也”,是說那死了的尤氏女來自京城,吳家姑娘要嫁的那位,恰好也是京城。

俗話說三歲看老,那吳家的吳麗珠從小就在棗樹胡同出出進進,有時一住就是十天半月,忘了從吳麗珠幾歲開始,二太太就告戒自家的女兒們,少和吳麗珠一起玩。

即便如此,那吳麗珠也沒少當面諷刺二房的姑娘有個商戶的外家,明靜和明淑從不怕她,有幾次當面懟回去,吳麗珠便哭著到大太太那裏告狀,說二房的姑娘欺負她。

西城明家分家分得早,各個房頭彼此沒有積怨,若說妯裏之間有什麽大的矛盾,那是沒有,但是大太太每次維護娘家侄女的態度,讓二太太很生氣。

二太太當然也不是吃素的,她娘家雖是商戶,可卻是大商戶。

長興號每年往西北去的商隊,並非全是長興號一家的,長興號占五成,二太太的娘家占四成,至於最後一成,這個不可說,做生意的都懂。

別家想摻一腳,也只能找長興號或者二太太的娘家。

吳家打著沾親的旗號,幾次三番想要***來,都讓二太太的大哥打著太極婉拒了。

從不拒絕,每次都說:“哎喲,你們怎麽不早說啊,貨都裝上了,下次早點兒。”

“你家也想做?上次我見你時,你怎不說,哎喲,你客氣啥啊,你只要說了,我能不給你留貨位嗎?你看這事兒,唉,下次吧,下次一定要趕早啊。”

總之,無論吳家有多早,還是趕不上。

不提做生意,咱們就是親戚,提到做生意,你怎麽不早說?

送走大老爺,二太太閃著星星眼,對二老爺說道:“剛剛當著大哥的面,我不好意思說出口,你說那位尤姑娘該不會是孫姑爺的小青梅吧。”

明二老爺瞪她一眼:“你馬上就是要做嶽母的人了,怎麽還總是胡思亂想,把那戲本子裏的東西當成真的,那孫家姑爺出自承恩公府,他的青梅竹馬,也只能是與承恩公府差不多的人家,那樣人家的姑娘,豈會單身一人,連個丫鬟婆子都不帶,就從京城跑來保定,只為求死的?”

二太太不服氣:“你是想說,那位尤姑娘即使真與孫姑爺有關系,也不會是大家千金,而只能是歡場女子了?

呸,也只有你們男人才會自信地以為,歡場女子都是那蘇小小,什麽何處結同心,西陵松柏下,哼!

其實啊,你們男人當歡場女子是能挑挑揀揀的貨物,歡場女子當你們男人,那就是人傻錢多的棒槌!

自盡?殉情?那都是從小不愁吃穿,以為情情愛愛大過天的千金小姐們才會做出來的事!”

明二老爺自幼就是家中不受重視的次子,成親後又是嶽父眼裏的書呆子,當爹後則是女兒們嘴裏的木頭老爹。

一來二去,明二老爺的口才徹底退化,二太太一陣搶白,他覺得全都不對,可是哪裏不對,他又說不出來,只好悶悶說道:“反正我從未去過那什麽歡場。”

二太太噗哧笑了,信心滿滿地說道:“吳家這事兒,你等著瞧吧,那位尤姑娘,一準兒不是歡場女子。”

二太太一語成讖,隨著次日霍譽的到來,吳家的事便有了答桉。

霍譽回到京城的這些日子,一天也沒有閑著。

他先是連夜去紀府,向紀勉交差,他看到靈靈兒的真容了,靈靈兒並非崔會,靈靈兒的那個。

徒弟,也不是崔會的小廝。

紀勉有些失望,百花山的那位身份太過特殊,但凡是與上次的事有關系的人,都是要一查到底的。

就連霍譽這員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愛將,也只能調往驍旗營,就更別提其他人了。

其實崔會這條線,查不查下去無所謂。如果崔會好端端的,那也就不用查了,偏偏崔會如同人間蒸發,便不得不查下去。

就如那家跌打館的小徒弟,據說是因半夜裏在窗前看到菜刀,嚇得跑回鄉下找師傅,還大病一場,他師傅回到洛陽便到衙門報桉。

因此,小徒弟那裏也就不用去查了,該看病看病,該開張開張,再查下去,不但當事人會多心,就連洛陽當地的父母官也會起疑。

而那對祖孫,也不用查,就是過路的老太太和小孫女,看到有人受傷,好心地去跌打館叫人。

霍譽交了差,卻沒有說出他對那個戲班子的懷疑,他現在只想成親,不想惹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