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新生(第6/7頁)

歷史給了共產黨人什麽機會?

可以說歷史沒有給共產黨人什麽機會。

共產黨的勝利,它有一個非常大的特點,就是把不是機會的機會都變成機會。這種夾縫中求生存的能力,這種策略的運用,這種奮鬥到底的決心,這種堅定不移的信仰,是中國共產黨能夠獲得勝利的最根本的原因,而不是像一些學者所講的,共產黨的勝利來自於偶然,利用了對手的失誤,利用了國際形勢的機緣。

如果共產黨沒有這些本質性的東西,如果沒有這種堅定的信仰,這種頑強的奮鬥精神,這種不屈不撓的戰鬥到最後一個人也絕不屈服的精神狀態,它不可能獲得今天的勝利。中國共產黨人的勝利,給中國帶來了根本變化,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根本變化。

97.中國共產黨歷經嚴峻考驗最終贏得革命勝利

從1921年成立到1949年贏得政權,回顧中國共產黨28年的革命歷程,並非一帆風順,甚至很多次都陷入危險的境地,而中國革命的閃光之處正在於無數共產黨人艱苦卓絕、不怕犧牲、勇於奮鬥的革命精神。

1927年大革命失敗,1934年紅軍被迫長征,即使到了抗日戰爭形成統一戰線之後,又有皖南事變使得新四軍嚴重損失,1945年國共談判破裂,蔣介石與共產黨人翻臉,想在幾個月內把八路軍、新四軍全部消滅,共產黨人多次瀕臨危急,多次面臨最嚴峻的考驗。

共產黨不是命運的幸運兒,它是最英勇、最頑強、最能奮鬥、最富有犧牲精神的一支隊伍,所以從1921年成立之初的50多名黨員,到1949年奪取全國政權,28年以後奪取全國政權。

共產黨的生命力來源值得探討。

這支軍隊從1927年建軍,八一南昌起義到最後僅剩800多人,但22年之後,百萬雄師過大江,這是中國革命的閃光點。

中國共產黨人的犧牲、奮鬥給中華民族帶來天翻地覆的變化,使我們的精神面貌發生非常大的變化。這種變化就是毛澤東同志在1949年講的那句話:中國必須獨立,中國必須解放,中國的事情必須由中國人民自己做主張,自己來處理。不容許任何帝國主義國家再有一絲一毫的幹涉。

這就是新中國的心聲。

中華民族的獨立、自由、富強,是多少代共產黨人的追求!多少代共產黨人為此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就像新中國成立的時候我們所付出的犧牲,幾百萬人的犧牲,幾百萬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的犧牲。這是新中國最為穩固的基礎。

中國革命太難投機了。

中國共產黨內所出的叛徒,向忠發,黨中央總書記最後都叛變;張國燾,資深的共產黨人,中共中央長期主要領導者之一,紅四方面軍的主要領導人,叛變之前身份是陜甘寧邊區政府副主席。如果認為中國共產黨的勝利來自偶然,如果這些曾經擔任過黨的領導人的人知道這個黨1949年要奪取勝利,在未來一定要奪取勝利,他們會做出這樣的事情來嗎?我覺得他們很可能不一定會做。

中華民族從1840年以來,從林則徐的“禁煙”以來,一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所獲得的勝利是把“民族救亡”的百年命題最終打了個結。

中國革命的勝利,不僅僅是中國共產黨的勝利,更是中華民族的勝利。而這樣的勝利給中華民族帶來的精神洗禮,這是任何說教、任何精神財富都不可比擬的。

98.新民主主義革命帶給中華民族徹底新生

現在有一種論調,主張中國要“告別革命”,甚至辛亥革命也不應該搞。認為最理想的是1898年“戊戌變法”成功,實現君主立憲,那麽中國可以不流一滴血,發展可能比現在還要快,早已繁榮富強了。

持這種說法的人至少有三個失誤。

首先,歷史潮流不可抗拒。中國當時在大革命時期,宣稱這一潮流根本不該發生的人,充其量不過扮演了坐在岸邊一哄而起、隨後一哄而散的看客角色。

其次,永遠不要以為腰包鼓起來就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最後,能夠真正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皆兼備物質、精神雙重強大的條件。

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國共產黨人通過艱苦卓絕鬥爭獲得的一系列驚天動地的勝利,不但使中華民族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歷史高度和探測到前所未識的時代寬度,而且培養出一大批天不怕地不怕、神不怕鬼不怕的共產黨人,告別了長期沿襲的頹喪委靡之氣。

曾經通過《阿Q正傳》等著作強烈抨擊國民劣根性的魯迅,在紅軍長征到達陜北後特意致電:在你們身上,寄托著中國與人類的將來。

中華民族歷經苦難,唯有通過一批又一批的先驅者忘我奮鬥,最後奪取勝利,才能如此苦難輝煌。唯有通過這樣一批批前仆後繼、最富犧牲精神、最富奮鬥精神、最代表廣大中華民族利益的群體的奮鬥,最終才能被中華民族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