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探索(第4/6頁)

毛澤東的認識之所以深刻,就在於他牢牢地根植於腳下的土地。

蔣介石在中國實施最嚴厲的白色恐怖,毛澤東卻在這最嚴厲的白色恐怖下,在各個實行白色恐怖的政權連年混戰中,為中國共產黨人找到了最廣闊的發展天地。

如此,我們可以看,後來革命發生的情況,我們各個蘇區,湘鄂贛蘇區、鄂豫皖蘇區、湘鄂西蘇區、川黔蘇區等都是在白色政權之間的接合部,這就是毛澤東講的奇怪現象,白色政權之間的戰爭給中國革命提供了一個充分發展、發育、成長的空間。

中央蘇區就是廣泛利用了蔣桂戰爭、蔣馮閻戰爭獲得大幅度的發展。

紅軍長征,就是充分利用了白色政權之間的矛盾,在紅色政權失去了根據地之後萬裏長征仍能夠堅持下去。

這就是毛澤東對中國社會特質的充分掌握。

15.軍閥白崇禧因何為紅軍閃開一條路

中國工農紅軍萬裏長征的開始,並最後得以存活和發展,就是充分利用了“白色政權之間的戰爭”——蔣介石與廣東軍閥陳濟棠、廣西軍閥白崇禧、湖南軍閥何鍵、貴州軍閥王家烈、雲南軍閥龍雲和四川軍閥劉湘之間的錯綜復雜的矛盾。

長征出發通過前三道封鎖線就是紅軍與陳濟棠達成的秘密協議,第四道封鎖線湘江之戰,紅軍打得非常慘烈,損失過半。後來,我們很多著作中描繪了敵人如何兇殘,我軍如何英勇,當然這些都是客觀情況,但是還有另外一個更重要的、隱含在歷史帷幕後面的客觀情況,就是國民黨高級將領白崇禧為我們讓開了湘江。

本身紅軍過湘江是非常困難的,到達湘江前,廣西白崇禧的軍隊由南向北,湖南何鍵的軍隊由北向南,已經把湘江完全封死。按常理,紅軍不可能通過這樣的封鎖線,可是在紅軍大隊人馬到湘江之前,白崇禧突然間調整戰線,把封鎖湘江的桂系軍隊的南北戰線陡然調整為東西戰線。他這一調整,湘江一下閃開了一個百余裏的缺口。白崇禧為什麽突然間閃開這個口子?白崇禧在他桂系的高級軍官會議上講話,他說:“老蔣恨我們比恨朱、毛更甚,如果把湘江完全堵住,紅軍過不了湘江,必然掉頭南下進入我廣西,紅軍進入廣西,中央軍就要跟進廣西,中央軍在解決紅軍的同時把我桂系也就解決了,所以不如留著朱、毛,我們戰略回旋余地還大些,我們現在是既要防紅軍,更要防中央軍。”

這就是毛澤東指出的“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麽能夠存在”。

這就是白色政權之間的戰爭。

那麽白崇禧到底是一個什麽人?

港澳台一帶流行一種說法:中國有三個半軍事家,兩個半在大陸,一個在台灣。

在台灣的這個就是白崇禧。

1928年,國民黨行政院院長譚延闿特寫有一副對聯贈白:“指揮能事回天地,學語小兒知姓名。”從白崇禧在陳濟棠面前對紅軍突圍時間和方向的料算,人們就可知道,不只是共產黨的傑出軍事家們才可以被稱做用兵如神。

1919年白崇禧任桂軍模範營連長,赴左江流域剿匪。廣西因為連年沿用招安政策,結果匪勢日張,形成“賣牛買槍”、“無處無山,無山無洞,無洞無匪”的局面。模範營招安招到土匪200名,白崇禧力主將其中的80名慣匪就地槍斃,以絕後患。廣西軍閥陸榮廷自己就是被招安的土匪出身,聞訊大怒,堅決不許。

白主意已定,獨斷專行,堅決斃掉了這80名慣匪。

此後,廣西對土匪的招安政策,改為進剿政策。

白崇禧這種秉性,在後來和蔣介石的關系中多次表露出來。

1927年的“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則是蔣、白配合的高峰。蔣在上海下定“清黨”決心,白則出任上海戒嚴司令;蔣發表《清黨布告》《清黨通電》,白則在上海用機關槍向工人隊伍掃射。當時莫斯科百萬人大遊行抗議上海的白色恐怖,在“白”字下面,特地注明是白崇禧。

高峰之後,便是下坡了。而且因為成峰太陡,所以下坡也很陡。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僅4個月,白崇禧就與何應欽、李宗仁聯合,迫蔣第一次下野。後來蔣桂戰爭、蔣馮戰爭、蔣馮閻大戰、寧粵之爭,只要是反蔣,就少不了白崇禧的身影。

白反蔣,蔣同樣反白。

1929年3月唐生智東山再起,白崇禧在北方無法立足,在一片打倒聲中化裝由塘沽搭乘日輪南逃。蔣介石獲悉,急電上海警備司令熊式輝“著即派一快輪到吳淞口外截留,務將該逆搜出,解京究辦”。

蔣介石必欲除之而後快之心情,溢於言表。

後來虧得熊式輝的秘書通風報信,白崇禧方得以逃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