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我自東去你西行(正文完)(第2/5頁)

有時候他真的懷疑,歷史是不是真的有所謂的“慣性”存在?

“你發什麽呆?”

藺贄悄悄從背後接近朱襄,伸手猛地拍打朱襄。

朱襄像兔子似的蹦了起來,捂著胸口嚇得直喘氣。

藺贄笑得前俯後仰,袖子使勁甩:“哈哈哈哈哈,看到沒有,看到沒有?朱襄膽子真是太小了!”

蔡澤扶著荀子走來,皺著眉頭道:“你都快五十了,能不能穩重一些?”

藺贄笑道:“我老師莊子年過古稀也這樣啊。”

看到藺贄嚇唬朱襄也一臉平和的荀子捏緊拐杖,臉沉了下來。

藺贄趕緊閉嘴。

今天是政兒當秦始皇的日子,他還是別被荀子揍了,會被史書記下來。

偶爾藺贄還是要臉的,雖然要的不多。

朱襄狠踹了藺贄一腳,扶著荀子另一邊手臂,與荀子和蔡澤登上馬車。

藺贄拍了拍下裳上的腳印,大搖大擺地跟了上去。

遠處已經在馬車上的李牧往這邊望,無奈道:“藺禮怎麽還是如此不穩重?”

閉眼小憩的廉頗保持著閉著眼睛的姿態:“他什麽時候穩重過?”

李牧開始回憶。這一回憶,直到馬車啟動,他都沒有回憶起來。

……

無數馬車浩浩蕩蕩從鹹陽宮出發,駛向秦王政去年新修的祭壇。

為了這次登基儀式,秦王政特意下令在驪山腳下新修了一座宏偉的祭壇,祭拜天神地神和先祖。

聽了朱襄所說的“帝廟”“文武廟”後,秦王政還準備以後在祭壇周圍也修建廟宇祠堂祭拜人族先賢帝王和大臣。

至於文武就不分了。現在哪有什麽文武區別?

鹹陽禁軍身披黑甲,手持長戟長斧等禮器,烏壓壓地跟隨著車隊。

鹹陽城中平民翹首踮腳望著車隊,臉上充滿著畏懼和羨慕。

不少身穿鹹陽學宮發放的衣袍的士子站立在道路兩側,神色中半是憧憬半是躊躇滿志。

對鹹陽學宮的學子而言,他們已經踏在了青雲路的台階上,只需要不斷向上攀登,就能登上去往這個車隊的高台。

又有被擒來鹹陽,但沒資格參加秦王登基為皇儀式的六國舊貴面帶怨恨,恨不得撲到車隊中大殺一場。

車隊緩緩駛來又緩緩離去。

城中眾生萬象,終究歸於平靜,什麽都沒有發生。

祭典很順利地舉行了。

朱襄站在群臣中,低著頭看不到前方的模樣,只聽到秦國將士響亮的口號。

稱頌大秦,稱頌國君,稱頌歷代秦王。

而後他與群臣一起匍匐在地上,等那位即將登基為皇的秦王獨自一人邁上祭壇的台階,登上祭壇的最高處。

荀子宣告:“今王起義兵,止戰亂,統一天下,威震四海,五帝所不及。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請王上尊號‘泰皇’。”

秦王政答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

於是祭天,祭地,祭祖,禱告天地人三界,禮乃成。

朱襄一直匍匐在地上。

秦始皇登基這麽重要的事,穿越者都不會錯過的事,朱襄有機會親眼看到,但最終他還是選擇了與群臣跪在一起。

祭壇上,嬴政已經點燃了祭壇上的火炬,完成了祭拜禱告的儀式。

自今日起,他就是秦始皇了。

但奇怪的是,他心中並沒有如夢境中那樣的激動,反倒是有些悵然。

年輕的始皇帝看向祭壇下方跪拜的人群。

舅父就在其中吧。

他又看向高台下等著他的兩位太後,和太後身側的舅母。

太後雖是站著,但舅母與其他宮中女官和勛貴女眷一樣,也跪伏在了地上。他看不見舅母的臉。

始皇帝忽地想到了出門前舅父對他說的話。

“無人能與你並肩。”

是啊,現在無人能與朕並肩。

長輩能扶著朕走一時,不能扶著朕走一世。且朕豈會一直遵循長輩所走的路?

朕乃始皇帝。

自古以來,第一個皇帝,開辟帝制道路之人,稱始皇帝。

年輕的始皇帝平舉雙臂,振袖一揮:“平身。”

台下眾人三叩九拜,恭敬起身。

這些臣子中,有激動的秦國世卿貴族,有悵然的六國舊貴,也有滿懷希望和欣慰的長輩。

他們皆在帝王腳下匍匐,皆在帝王允許下起身,皆口誦帝王名號宣誓忠誠。

君與臣。

君仰望天空,臣低頭看著大地。

定格成一幅蒼古的巨幅。

秦朝建立,秦始皇元年拉開了序幕。

……

登基大典之後,始皇帝的工作還沒有完成。

接下來幾日,他要祭拜先祖陵墓,要巡遊秦國各地。

而後,他將開啟天下巡遊,讓天底下所有人都知道已經改朝換代。

但朱襄並沒有打算隨行。

比起跟隨始皇帝到處跑,繼續去六國舊地種地,才是朱襄該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