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李牧激將法(第4/4頁)

如果項燕不做點事提升楚軍士氣,楚軍還沒有和秦軍作戰,就已經輸了。

但提升士氣之後,將軍會如何選擇?

項燕也在思考。

理智上,他知道應該不接招,繞開秦軍主力,與其他封君的軍隊合流後再去救援項城。

更理智的做法,是不管項城,以項城為餌。

項城城中糧草充足,能堅持一段時間,這段時間,項燕指揮自己的軍隊,與楚國其他的封君一起,四處騷擾秦軍,甚至直接攻打南秦,逼退秦軍的可能性更高。

但情感上,李牧的信把他惹怒了。

李牧不僅嘲諷他,還嘲諷楚國。

誰說的楚國懼怕武安君,懼怕到連滅南楚的是誰都要造謠了!

項燕憋著氣,隨意招來一個普通兵卒:“你知道滅南楚的是誰嗎?”

那兵卒傻傻道:“是秦將李牧。”

項燕:“……”

他又招來一個後勤民夫:“你知道滅南楚的人是誰嗎?”

民夫想也沒想道:“是李牧!”

項燕:“……”

項燕對自己的親衛道:“滅南楚的明明是武安君啊!”

親衛無奈:“將軍,這是先王的命令,你忘記了嗎?”

項燕茫然了一會兒,才想起李園頒布的,據說源自楚王的命令。

楚國要瞞著滅南楚的是武安君這件事,因為楚人聽說白起來了,都嚇壞了。

項燕當時被排擠,正在封地自閉,所以這件荒唐事聽過就忘記了。他身邊的親衛當時留守陳都項家的宅院,對此比較清楚。

“當武安君滅南楚的消息傳來時,陳都立刻亂了起來,許多人傳謠言,說白起已經快到陳都,要一把火把陳都燒了。”

“那時有不少人匆忙出城逃命,還有人在絕望之中縱火焚家,趁亂打劫的匪盜更是層出不窮。”

“先王雖昏庸,但為了平息騷亂,炮制此等謠言,也是無奈之舉。”

項燕沉默了許久,問道:“但武安君很快就死了。”

親衛嘆氣道:“就算武安君已死,但楚人可曾親眼看到武安君的屍體?他們還是會懼怕。不僅普通平民,羋姓貴族更是對武安君恐懼不已。”

武安君白起,可是把羋姓老祖宗的墳都燒了!這在周王遷都,戰亂開啟至如今,還是頭一遭!

項燕再次沉默了許久。

他決定獨自冷靜一下,再去思考接下來該怎麽做。

但李牧沒有給他思考的時間。

李牧不僅給他發戰書,還派人給楚國各個城池的封君投遞書信,說他已經與項燕約戰。

項燕老對外吹噓他是楚國名將,還靠著逼宮謀反另立新君,逼迫楚王承認他是“臨武君”,以此與秦國的“武安君”和“武成君”相提並論。

武安君和武成君都是靠著戰功封爵,你“臨武君”憑什麽與我和白公相提並論?憑你逼死了一個楚王嗎?

如此鼠輩,居然想與我等並列,這是對我等的侮辱!

現在李牧給項燕這個機會,讓項燕證明他不是鼠輩。

沒有奇策,沒有援兵,天時地利人和還是項燕占優勢。我武成君就在這裏等著,看項燕他敢不敢來!

李牧又給項燕去了一封信,除了告知他已經向楚國其他地方遞戰書之外,還嘲笑他這個“臨武君”名不副實。

臨武君景陽雖也敗於秦國之手,但除了秦國之外,他的外戰沒有輸過。在楚頃襄王時期,臨武君景陽面對齊、韓、魏聯軍也能輕易取勝,威服諸侯。

你這個臨武君就在楚國平過幾次叛亂,平叛的結果還是南楚自立。你也敢厚著臉皮自稱“臨武君”?景陽若泉下有知,都要把臨武君的帽子丟地上踩兩腳,認為這個稱號被玷汙了,不配再戴在他頭上!

項燕看信的時候血壓噌噌噌往上漲,那叫一個頭昏腦漲胸悶氣短眼前一黑,嘴中腥氣翻騰,仿佛要被氣出一口老血。

“李牧!欺人太甚!”

項燕怒急,不顧下屬勸阻,命令全軍開拔,要與李牧正面決一死戰!

項燕大軍將至的消息傳到李牧耳中時,李牧正扛著一把鋤頭刨土。

他駐紮的地方原本是村莊,繁盛的草木中有逃竄楚人遺留下來的農作物。

李牧被朱襄帶著種地陶冶情操,在一處草叢中發現了土豆的蹤影。

算一算時間,這個時候土豆應該已經長大了。他便興致勃勃扛著鋤頭,去四處找土豆挖。

待得知項燕來了時,李牧刨出土豆:“宰殺些牲畜,今日全軍吃土豆燉肉。”

“是,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