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武安君威名(第3/5頁)

還不知道雁門郡之事的白起,確實已經披甲了。

朱襄和嬴小政原定是三四月青黃不接的時候出兵,但白起卻在春耕的時候出征,打了朱襄一個措手不及。

春耕缺人。武安君你聽聽勸啊!

但顯然,武安君白起平時都是一個很和氣的人,但在用兵一事上,哪怕面對秦昭襄王,他都能執拗到死。

春耕秋收什麽的,那是其他人該關心的事。

他既然為主將,所想的就只有如何最大限度地擴大戰果。

在朱襄和嬴小政都措手不及中,白起領兵星夜兼程,跨越大半個南楚,急行軍奔赴居巢。

南楚國定都壽春。

壽春原本是楚王想要遷都的地方,楚國分裂後,修到一半的壽春城便宜了南楚君。

壽春北有淮水作為屏障,南有巢湖作為屏障。

居巢是巢湖旁邊最重要的城池,也是南楚最重要的產糧地。

誰也不知道白起怎麽悄無聲息地來到了居巢城下。

就像是華陽之戰中,誰也不知道白起是如何以平均每日百裏的急行軍,僅僅八日,就悄無聲息地到達華陽一樣。

以這個時代兵卒的素質,日夜兼程日行百裏急行軍八日,還具有強大的戰鬥力,是難以想象的事。

這樣的壯舉,在現代能做到的國家都寥寥無幾。

更讓人難以想象的是,白起很多次帶的兵還不是自己練的兵。

仿佛無論是誰的兵到了他的手上,都會煥發出強大的意志力、戰鬥力和服從力,就像是他的手臂和手指一樣,能做到任何匪夷所思的命令。

巢湖一日城破,快的都來不及求援。

明明近在咫尺,白起率領軍隊入城暫時休息的時候,壽春還陶醉在笙歌中。

秦國正在打韓國和趙國,南秦離戰場非常遙遠,南楚一眾君臣當然一點警惕心都沒有。

雖然秦國已經重建了長江北岸的城池,但他們把與長江之間大片土地的楚人遷徙走,築起長長的防禦線,每一三十裏一座堡壘,自稱如趙國、燕國、魏國、秦國修建的抵禦北胡南下的長城一樣堅固。

被趕離家鄉的楚人成了最好的役夫,在沉重的徭役下為南楚國建成了這座南方長城。

今年南方長城建成,南楚國眾君臣認為可以高枕無憂了,正放下心來享樂中。

白起卻像是開了衛星掛一樣,在所謂的南方長城眼皮子底下穿過,繞開了零星監視。

這時南楚國為了抵禦秦國的無人地帶成了秦軍最好的掩護。

秦軍帶著幹糧和水,以強大的毅力偷取居巢,幾乎沒有損失。

休整一日後,白起就不急了。

他大搖大擺地往壽春而去,在壽春門口擺開陣勢,安營紮寨。

一個壽春城而已,白起想打下來輕而易舉。

但白起的戰略目標從來都不是一城一地,而是殲滅敵人有生力量。

依托巢湖的大糧倉,他圍而不打,就是為了圍城打援,以壽春城為誘餌,殲滅南楚國不多的精銳部隊。

如果可能,他還希望楚王能夠派兵援救。

他現在不會攻打楚國,但楚國青壯兵卒死一個少一個。楚國面積已經縮水很多,每死一個青壯就會讓他們衰落一分。

白起大大方方亮出自己的旗幟,讓南楚國和楚國隨意來援救。

武安君白起重新掛帥。當六國人得知此事時,武安君已經把南楚國國都壽春城給圍了。

此事立刻壓過雁門郡投秦,成為七國最關心的事。

連楚王都嚇得酒醒了。

人的名樹的影。武安君一出,就算是如今炙手可熱的武成君都無法相提並論。

武安君生生把魏國和韓國打成了三流小國,讓趙國一蹶不起,還燒了楚王的祖陵。

這樣的人,就算已經沉寂十幾年,被提起來的時候也會小兒止啼。

更何況原本武安君所嚇唬的孩童,現在正好已經成長成了青壯年。

他們聽著武安君的名聲長大,雖沒有見過武安君,但武安君長久的沉寂不僅沒有讓他們輕視武安君,反而讓武安君的名聲在傳播中更加可怖。

南楚君在壽春城內六神無主,想求援又不敢派人出城。

白起等得不耐煩,居然派人冒充南楚君去各地求援。

楚王丟掉裝神弄鬼的衣袍,緊急召開朝議,討論誰去救南楚國。

南楚國是楚國和秦國的屏障,壽春離陳都非常近。如果壽春失陷,南楚被滅,楚國是真正危險了。

到處搶功勞的李園此刻縮了起來。

他就算再自大愚蠢,也不認為自己能打得過白起。

白起這個殺神一出,可不會留活口。他不想死在戰場上。

想來想去,楚國君臣認為,還是只有項燕能用。

項燕從封地寫信請纓,楚王卻不敢讓項燕去。

他非常懼怕白起,怕得這十幾年晚上仍舊會做白起相關的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