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武安君威名(第2/5頁)

趙王偃深以為然。

他立刻要把司馬尚的家人下獄,但好歹仍舊沒膽子下詔去動藺家的人。

司馬尚的家人在趙王偃下詔抓捕前就接到消息,被人送走了。

這些人中有趙國的卿大夫,有趙國的遊俠,還有秦國安排的人。

多股不同的勢力沒有任何配合卻配合默契,護住了司馬尚的家人入秦。

藺家人在家鄉得知這件事後,族老商議了一番,咬牙給祖先起棺,也偷偷往秦國遷徙。

以趙王偃狹隘的心胸,恐怕真的會遷怒他們。

原本七國“士”在各國遊走做官,只要是正當途徑,他們的家人都不會被他國國君遷怒。

這是這個時代的潛規則。

如果你動了這個潛規則,就沒有士人敢來你這個國家做官。

更何況就算禍及家人,也是禍及活著的家人。如趙王偃這種要掘先人墓的就太過荒誕了。

不過趙王偃是一個能立娼妓為妃,捧著娼妓之子當趙王的人,多荒誕的事在他身上都不令人奇怪。

龐煖猝不及防被擒,他的兵還未反應過來,就因為主將被擒束手就擒。

秦王子楚試圖勸降龐煖。

龐煖是趙王偃一手提拔,寧願死也不背叛趙王偃。

在藺贄的勸說下,秦王子楚以佩服龐煖高義為由,將龐煖獨身放回。

龐煖以為藺贄仍舊心向趙國,十分感激藺贄。

“趙偃都要動藺公的墓了,他居然還相信你對趙國有懷念。”秦王子楚背著手,沒好氣道,“你在外裝得可真像模像樣。”

藺贄這麽做,是因為秦國不可能在一兩年內迅速吞並趙國。

趙王偃是個心胸狹隘又多疑的人。他肯定會繼續倚重親自提拔的龐煖。而龐煖年老,若趙王偃過分倚重他,將來龐煖一死,趙國就不足為懼了。

且邯鄲城內肯定需要找個人對雁門郡投秦負責,司馬尚已死,一定會有想要取代龐煖的人抨擊龐煖。

趙王偃又要和卿大夫們打起來了,加劇趙國朝堂的混亂。

雖然這次趙王偃是站在正確的一方。

藺贄道:“誰讓我是藺相如之子?”

秦王子楚:“……藺公若在天有靈,一定會打個霹靂劈死你。”

藺贄道:“怎麽可……”

“轟!”

原本烏雲密布的天空,轟雷炸響。

藺贄:“……”

秦王子楚:“……”

“君上,丞相,下雨了,快避雨……咦?你們臉色怎麽這麽蒼白?難道是感染風寒了?太醫,太醫!”

太醫來了,給秦王和丞相開了安神藥。

子楚和藺贄捧著安神藥。

“烏鴉嘴!”

“呵,寡人這是金口玉言!”

……

趙國的事還沒有傳到南秦來。

信息傳遞不易,當李牧知道雁門郡的事後,已經過去半年,九原郡和雲中郡都降了。

九原郡和雲中郡都受李牧和信陵君影響頗深,軍中不乏兩人舊部下。

他們親眼見著雁門郡已經竭盡全力抵擋秦軍,主將司馬尚居然被趙王偃賜死,難免心生悲涼,害怕趙王偃也不信任他們。

而雁門郡被秦軍占領,雲中郡和九原郡就是孤懸在外的孤城,沒有補給也沒有援軍,拼死抵抗也沒用,不如降了。

降了之後,說不定還有機會回到李牧將軍麾下,在秦國混點戰功呢。

對此,秦軍許多將領對他們說,“想屁吃”。

就像是當初人人都想去武安君麾下一樣,現在秦國將領想去李牧將軍和王翦將軍麾下,想得眼睛都紅了,哪裏能讓趙將來搶一份羹。

趙將:“?”

他們明白了李牧將軍在秦國的地位,但是,我們才是李牧將軍原本的嫡系舊將!回到李牧將軍麾下是理所當然的事!

趙國降將和秦將在武成君一事上發生了嚴重的爭執,最後發展成了約架,並通通被罰。

被罰後,他們的關系突然好上了一大截,都能勾肩搭背了。

蒙驁酸溜溜道:“如果不是我兒實在是沒用,我肯定會妒忌李牧,給李牧使絆子。”

秦王和丞相已經回鹹陽,他可以胡言亂語了。

王龁提醒道:“現在蒙武不就是李牧的副將?他們要爭搶的位置是蒙武的。不僅蒙武,你孫兒蒙恬也早就在李牧手下為將,早早立功了。”

蒙驁立刻不酸了,他大笑三聲,揚眉吐氣。

司馬靳嘀咕:“我倒是還想繼續跟著武安君。聽聞武安君也在南秦,或許武安君也會重新披甲。”

王龁沉默了許久,道:“我也想。”

蒙驁:“……”我也不差啊!基本戰無不勝啊!你們怎麽全部當著我的面想其他的主將!

生氣!

蒙驁一拍腦袋:“如果武安君為將,那我兒和我孫兒也是武安君的副將啊!”

王龁和司馬靳:“……”好了,他們開始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