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豈知千麗句(第2/4頁)

他本就是一個交友只看合不合得來,不看身份地位的人。

他的門客中有很多庶民,屠狗的看門的甚至種地的都有。若朱襄當初不在邯鄲而在大梁,估計也已經被他親自邀請到家成為上賓。

所以魏無忌在軍中和普通兵卒們關系親近,是兩方相處久了之後,水到渠成的一件事。

當魏無忌將雁門郡的普通兵卒視作了“人”,視線已經放低之後,便看到了兩軍中的兵卒,把普通兵卒當做了人。

慈不掌兵。魏無忌帶兵打仗的時候不是一個優柔寡斷的人。他連自己的命都不顧,經常親自帶兵沖到最前面,當然也不會“吝嗇”傷亡。

“但這次的傷亡真的有意義嗎?”魏無忌在大帳中醉得說話都說不清了,“有意義嗎?為了國君一時之氣,征發兵卒民夫幾十萬,征糧無數,田地荒蕪農人餓死,兵卒在一次次沒有戰略目標的戰鬥中死得毫無價值。”

“啊,毫無價值,毫無價值啊!”魏無忌手一滑,酒打濕了衣服。

他看著自己身上的酒,道:“在軍中,應該是禁酒的。我雖在雁門郡會喝酒,但也是在停戰的時候。現在為什麽我可以肆無忌憚地喝酒呢。”

“聽,那是什麽聲音,是宴會嗎?”魏無忌晃晃腦袋,睜大自己惺忪的醉眼,“他們在開宴會?”

護在魏無忌身邊的朱亥嘆了口氣,道:“主父,今日過年,眾貴人也邀請了主父前去赴宴,主父拒絕了。”

“過年?”魏無忌又晃了晃腦袋,“過年啊。朱襄在信裏寫,過年時,吳城很熱鬧。連田間的農人都會換上新衣,吃上一頓肉。”

朱亥道:“若是朱襄公治下,農人一年應當是能吃上一次肉的。”

魏無忌笑了:“肯定是。”

他手撐著桌子晃晃悠悠站起來。

“朱亥啊,我不該在這裏。”

魏無忌身體一晃,差點跌倒。

朱亥趕緊將魏無忌扶住。

“朱亥,侯公閉眼前,說雖然不能回到魏國,但看見我意氣風發的模樣,他可以閉眼了。”魏無忌突然哭了起來,“現在侯公若看見了這樣的我,他還能閉眼嗎?”

快八十歲的侯嬴隨魏無忌到趙國戍邊,葬在了雁門郡一棵很大的樹下面,以樹幹為碑,繼續陪伴信陵君魏無忌。

“朱亥,我想侯公了。”魏無忌哭道,“我不想在這裏,我不該在這裏。朱襄說我應該戍邊,我應該戍邊啊!”

朱亥深深嘆了口氣,像抱著孩童一樣抱著信陵君魏無忌,輕輕拍打著魏無忌的背,哄著醉後失聲痛哭的主父。

自從楚國出兵後,魏韓趙國雖推舉信陵君為主帥,但軍中民間都在傳信陵君的壞話。

軍中兵卒對信陵君的表情都隱隱帶著憎恨。因為這場戰爭是以信陵君為借口,他們認為自己遭遇的不幸,都是源自魏無忌。

其實原本不是這樣。

楚王逼死春申君被天下有識之士口誅筆伐,魏無忌說得還算委婉。誰都知道楚王只是找個借口轉移天下人的口誅筆伐,再為已經失去了大半國土的楚國增加一點國土而已。

天下士人都知道這件事。他們都支持信陵君,鄙夷楚國和因為屢次與趙國對戰失敗而與楚國結盟的燕國。

所以一些流言蜚語,信陵君本沒有放在心上。

他是一個性情堅毅的人,這點小事不會擊垮他。

真正讓信陵君心態失衡的,永遠都只有一個人。

那就是他的親生兄長,魏王圉。

在天下士人都站在信陵君這邊的時候,在信陵君已經接過國聯軍帥印之後,魏王圉居然下詔“自省”,說此戰都是因為魏無忌而起。

他十分擔心,如果秦國趁此機會攻打魏國,攻破大梁,夷平了魏國的宗廟,他和魏無忌有何臉面活在世上?所以魏無忌一定要快點獲勝,不讓秦國有機可乘。

魏無忌本來就認為這場戰爭莫名其妙,為前線徒勞無用戰死的兵卒哀傷。

魏王圉這話傳到他耳邊之後,魏無忌的精神像是被巨大的青銅錘狠狠捶打,心上原本已經快要在邊疆愈合的裂痕重新裂開。

在魏王圉公開發言後,很快關於魏無忌的流言蜚語就爆發了,好像處處都有人說魏無忌的不是。

原本麻木的兵卒也漸漸“得知”了此事,對魏無忌的不滿日益增加。

魏無忌便從此每日買醉,把兵權交了出去。

“主父,我們回雁門郡。”朱亥道,“不要理睬魏王,我們應該聽從朱襄公的話,留在雁門郡戍邊,一輩子戍邊。”

魏無忌似乎沒有聽到朱亥的話。

已經快到知天命之年的魏無忌,居然就這麽嚎啕大哭著睡著了。

朱亥嘆了口氣,將魏無忌扶到床榻上,為魏無忌更衣洗臉,蓋上被子。

他轉身去另一個帳篷,與信陵君的門客商議,勸說主父趕緊離開這個是非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