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兩楚救民事(第2/5頁)

“但無人像朱襄一樣,率領家丁秦兵幫助農人收割。”春申君黃歇冷笑,“祭壇華美堅固,農人手中卻無收割農具;祭壇上酒肉豐盛,賑濟糧中連糠皮都比沙石少;他們天天在祭壇上對上蒼哭泣,升起高高的火焰,祈求上蒼垂憐,卻無人幫農人燒個窯烘烤糧食。”

黃歇狠狠將酒杯擲在地上:“項將軍,你這兵是借還是不借!”

項燕看著地上滾落的青銅酒杯,沉默不語。

黃歇道:“我用封地中五座小城和你借兵。”

項燕眉頭顫動了一下,無奈道:“春申君,你這是何苦?”

黃歇道:“不是我何苦,是楚民何苦。”

項燕道:“你以前不是這樣的人。難道成為朱襄的友人,變化就這麽大?”

黃歇反問道:“為何不是我本來就是這樣的人,只是朱襄讓我看清了自己。”

他深呼吸,站起來指著自己的胸口道:“我雖重富貴,也看得見庶民的艱辛!”

他雙手平端,躬身與地面持平:“項將軍!歇用五座小城借項將軍的兵一用!”

項燕再次嘆了口氣,起身將春申君扶起來,道:“不是我不願意借給你兵,實在是上次打敗,楚王對我有諸多不滿。我不敢輕舉妄動。”

項燕被楚王冷落了。

不是因為焚城遷民,也不是因為潰兵成匪患。

這種事很常見,不會有哪個國君會為這點小事生氣。

雖然有士人憐惜楚民之苦,也有人寫文章抨擊項燕,但春秋戰國五百多年的戰亂,庶民之苦太多了,多得大部分人習以為常了。

若不是現在有個體恤平民,也出身平民的朱襄公橫空出世,連抨擊項燕的聲音都沒有。

楚王冷落項燕,只是因為項燕戰敗了而已。

其實項燕雖然沒有攻下廣陵城,但拔除了長江北岸除了廣陵城之外所有城池,功大於過。

但楚王早就忌憚項燕聲勢過大,此次只是借題發揮。

項燕一邊被士人抨擊殘忍,身為楚人居然殘害楚人,一邊又面臨楚王的故意打壓。所以回到陳都後,他閉門不出,低調避禍。

不過項燕仍舊緊緊攥著兵權,項家的精兵仍舊是楚國最強的一支,即便是楚王也不敢奪。

春申君為支持楚王,改封地為郡縣,只管理行政和財務大權,交出了自己的兵權。

楚王不願意動兵幫助收割,春申君只能來求項燕。

但即使春申君承諾將封地割據一部分給項燕,項燕還是拒絕了。

春申君以袖掩面,哭著上了馬車。

項燕送春申君車駕離開,表情有些難堪。

項燕身邊的族人都面露不滿,說春申君怎麽學了庶民朱襄那點見不得台面的仁慈,居然讓士人下田幫農人收割,簡直丟盡了封君的臉。

但項燕的心卻動搖了。

他想起了在戰車上東倒西歪,狼狽不堪的長平君。

世人都稱贊長平君,連廣陵城的楚人都願意為長平君赴死。他真的能否認長平君那些絲毫沒有貴族體面的行為嗎?

項燕靜坐一夜,第二日點了三百奴仆借與春申君。

只是奴仆,不算丟了貴族的身份。項燕想。

春申君駕車在陳都哭著“乞討”了好幾日,眼睛腫得都睜不開了。

礙於春申君臉面,這家借一百奴仆,那家借兩百家丁,太子啟還向楚王求了一千奴隸。春申君湊了五千人,終於能成行了。

太子啟送春申君離開時,遞給春申君一塊令牌,道:“憑借此令牌,春申君可在楚國任意郡縣糧倉獲得糧草補給。珍重!”

春申君知道太子啟為在楚王面前求得這塊令牌,在宮門前跪了一天一夜,跪得暈厥過去。

他有一種吾道不孤的暢快。

“交給微臣。”春申君拱手躬身,“太子珍重。”

春申君領著雜牌軍離開,去幫楚人搶收稻谷。

雖然已經晚了幾日,許多稻谷可能都已經生芽,但只要去做,亡羊補牢,總比袖手旁觀好。

楚國的饑荒在春申君的奔走下暫時壓制,又暫時歸於平和。

南楚國繼續混亂,但貴族卻過得更好了,得到了許多土地和奴仆,充實了軍隊和家丁。

雖然有大批楚人流離失所,但這些楚人都湧向了廣陵城,沒有給南楚國君臣造成太大麻煩。

麻煩都被自詡仁德的朱襄公吃了。

這讓南楚國君臣在大敗之後,終於找回了一點場子。

……

朱襄忙著安排流民墾荒時,得知了春申君的事,立刻派人將搶收經驗和能用上的新農具圖紙,快馬加鞭送給春申君。

“朱襄公,你將扇車等新農具圖紙寫信交予春申君,會不會有人抨擊朱襄公私通楚國?”李斯十分擔心。

韓非說得更直白:“朱襄公,增強楚國實力,對秦國無好處。”

朱襄搖頭:“我已經派人給秦王寫信,秦王會同意。春申君此次幫助楚人搶收稻谷,做得越好,他就越危險。我助他成功,不僅救了無辜楚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