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秦楚唱無衣(第3/8頁)

駐紮時,他還有心情去觀察田間門的野草。

嬴小政道:“老師,舅父說這種農田雜草非常煩人,半月就能長三尺。”

秦軍為隱蔽,現在又沒有下雨,便沒有搭帳篷,也沒有生火做飯,只啃幹糧,露天而睡。

李牧給嬴小政砍了一兜草,在草叢裏搭了個草窩,算是照顧這位還未吃過行軍苦的秦太子。

他本已經準備好聽嬴小政抱怨太苦太累,已經想好了安慰嬴小政的話,沒想到嬴小政會說這個。

李牧道:“太子認識這草?”

在外人面前,李牧對嬴小政很恭敬。

嬴小政道:“舅父沒說名字,只說很煩,長得快。”

嬴小政蹲下了身體,捏了一把泥土:“這是上好的水稻土,舅父說,只有種植了多年水稻的熟田,才會形成這樣的土壤,是這世間門少有的人工培育的肥沃土壤,越耕種越肥沃。”

李牧也懂一些耕種知識,道:“尋常田地都需要休耕,土地連續耕種會變貧瘠。稻田通過精耕細作,反而越耕種越肥沃。”

嬴小政道:“但這麽肥沃的田地,居然長了一人高的雜草。只是半月而已。”

嬴小政不知道自己為何會唏噓,但他就是想起了朱襄的話,然後不由唏噓。

人類耕種很多年才能改造出的肥沃稻田,僅一把火,半個月,就變成了一人高的荒草地,行軍時需要用刀劍開路才能順利行走了。

李牧道:“朱襄看到這一幕,一定會很傷心。”

嬴小政點頭不語。

其他秦兵聽到將軍和太子的對話,也不由沉默。

有些秦兵默默地抹起了眼淚,不知道是因為他新結識的好友中有北渡的楚人,還是單純因這稻田變荒野的悲傷感同身受了。

他們看向秦太子的眼神也發生了些許變化。

能感傷稻田變荒野,能知道稻土來歷的太子,將來一定是一個好國君吧?

真正的庶人,而不是寒士,向來是不會考慮國君好不好的。

他們只是被動地接受自己能看得見的官吏或貴人的剝削,麻木地接受自己的命運。

若活不下去,要麽麻木地等死,要麽逃到其他地方,要麽沒有任何遠見地反抗然後赴死。

現在聽到秦太子與武成君對話的兵卒,卻生出了一個從未有過的念頭,去評價一個高高在上的太子會不會成為一個好國君。

這僭越的念頭生了根,就拔不掉。

嬴小政不知道自己一時的唏噓,給周圍人帶來了什麽。

或許知道也沒什麽,因為這本來就是很小的事,對嬴小政的未來也不會造成任何影響。

李牧和嬴小政略微休息了兩個時辰,養了養精神之後,繼續摸著雜草悄悄前行。

直到他們看到楚軍的斥候後,才停下了腳步。

李牧派出了斥候,去查探離楚軍駐紮的地方還有多遠。

待知道只有二十裏後,李牧將一萬秦軍分作數十股,由各自隊長自行率領,繞過楚人的斥候,到地圖上標記的一處廣陵城下的村莊會合。

嬴小政感到震驚無比:“自行率領?老師,真的沒問題?他們真的能按時到?”

李牧道:“能。”

嬴小政道:“一不小心就會被發現啊!”

李牧道:“我帶的兵常在草原獨自作戰,別擔心。”

嬴小政道:“就算繞了過去,那座村莊可能有楚軍駐紮,我們去了那裏,不是立刻暴露嗎?”

李牧道:“放心,我已經查過了,那裏沒有楚軍駐紮。”

嬴小政不能理解,完全不能理解。

老師什麽時候去查過了?就算查過了,老師又如何確信楚軍不會在那裏派斥候?

李牧沒有立刻教導嬴小政。待他帶著嬴小政繞過楚國的斥候,到達那個村莊的時候,才告訴了嬴小政選擇這個村莊的原因。

首先以項燕布陣來看,這裏肯定沒有人駐守;再者這個村莊在項燕命令內遷焚田焚屋的時候反抗太激烈,所以被屠得十分慘烈。

將領一般不怕鬼神,但也會顧忌鬼神。項燕強征了許多長江北岸的楚國流民為民夫和兵卒,就算顧忌這些人的心情,免得他們觸景生情心生反抗,也會遠離這裏。

李牧道:“再者,屍橫遍野的地方容易滋生瘟疫,很危險。”

嬴小政道:“那我們駐紮在這裏就不危險嗎?”

李牧沒有直接回答,只是命人焚燒這個村莊已經高度腐爛的屍體,清理雜草,重新挖掘水源。

秦軍將殘破房屋拆掉作為柴火,燒完屍體後還剩一些,便生火作灶,之後只喝燒開的水,吃熟食。

嬴小政立刻明白,如何避免瘟疫了。

雖麻煩了些,但自己這一萬人只停留十日,村裏的雜草和房屋散落屋梁夠燒。

楚軍其實在這裏放過火,只是他們放火之後立刻就離開,沒有仔細地燒掉每一處地方,也沒有潑油、酒之類很貴重的引火物,所以村莊還留存大半。